37岁的段先生,这位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纸坊镇的奋斗者,在异地他乡为生活拼搏时,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长期在外地工作的他,平静的生活在10个月前的那个清晨被彻底打破。
那天早上,段先生如往常一样起床洗漱,可突然袭来的胸闷不适,瞬间让他陷入了恐慌。紧急时刻,他迅速拨打120,被送往当地某医院。检查结果让他和家人都难以接受——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这个名字很多人都陌生,却是心血管领域鼎鼎有名的 “沉默杀手”
当动脉壁内膜出现破口,血液通过破口进入动脉壁形成血肿,并进一步剥离主动脉的内膜和中膜,便会产生主动脉夹层,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极高。
由于当地手术条件有限,他转至河南省内专科医院,接受了高难度的“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加冠状动脉移植术,主动脉弓置换术,象鼻支架植入术”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7岁的段大哥心脏急症治好了,大脑却出现了梗塞的难题。在当地持续治疗,可恢复的速度却十分缓慢,这让段先生和家人心急如焚。
在外地治疗的日子里,段先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消息。一次与家人的通话中,他听闻汝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在治疗康复方面效果显著。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段先生决定回到家乡,寻求更好的治疗。
来到汝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后,段先生被门诊以“痉挛性偏瘫”收住入院。入院时,他精神状态很差,但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也无异常,体重也无明显变化。回顾病史,段先生患“高血压病”已有9年,最高血压达170/110mmHg,即便一直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 QD降压,血压控制依旧不理想。

汝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的团队在了解段先生的情况后,迅速行动起来。康复师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为他量身定制了详细的康复方案。针对他的肢体无力和吞咽功能障碍,制定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

康复团队不仅在专业治疗上做到极致,更在精神上给予段先生莫大的支持。每天,康复师们都会耐心地鼓励他,告诉他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是成功的积累。在团队的陪伴下,段先生逐渐重拾信心,积极配合每一项治疗。

日复一日的坚持,终于迎来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如今,段先生的身体正在慢慢恢复,肢体力量逐渐增强,吞咽功能也越来越好。他的每一步转变,都见证着汝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团队的专业与优秀。在这里,段先生重燃生活的希望,向着康复的目标大步迈进。
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相信大家在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中,能经常听见患者家属这样问我们:“大夫!我们能这么早做康复吗?这么早就做康复治疗对患者有影响吗?会不会加重病情呢?”还有很多家属对于早期康复治疗存在很多的误区。
带着众多患者及家属的疑虑,跟大家科普一下脑卒中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

早期康复的目的: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和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防止产生废用、误用及过用综合征,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等并发症。
脑卒中康复的时机:
临床康复指南:脑卒中急性期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情绪稳定,24小时即可开始以床旁为主的康复治疗。尽早康复治疗,可以减轻并发症的过早形成,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为后期康复打好基础。
早期康复治疗的影响因素:
1.患者病灶部位以及缺损程度;
2.年龄因素及家庭成员的配合和社会因素的参与。
脑卒中康复治疗常见误区:
康复训练必须在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具体分析、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由治疗师进行训练,具体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动作的训练,专业的康复训练是很严谨的,不是随意的,否则容易造成患者的再次损伤。
患者出现肩关节疼痛、姿势异常、代偿严重等问题,就是没有按照康复治疗师的要求做所导致的后果,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所以对康复治疗家属不要自作主张、一定要在康复医师及治疗师的指导来完成。
越早下地,恢复越快?
很多患者及家属因不当的训练加重了下肢各关节伸展的肌肉痉挛,使得关节屈曲动作很难完成。如果能在瘫痪早期接受正规的康复训练,在患侧肢体运动协调的基础上再进行步行训练,就容易形成较为接近正常的步态。
打针吃药就能好?
大部分患者及家属都是这样认为治疗脑卒中引起的肢体瘫痪、吞咽言语障碍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药物。而康复治疗,是目前对提高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失语、吞咽障碍等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我国,由于老百姓对康复的认识不够,从而忽略康复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的讲解,相信大家现在能够了解康复的重要性,希望借此文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少走一些弯路,接受科学正规的康复训练,尽快尽早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真正做到康复一人,幸福全家。(杨依涵、杨晓艳)
《汝医现场》专题统筹:秦俊杰 王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