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新媒体山西讯(通讯员徐小英报道) 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山西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及全面贯彻“整村搬迁,破解深度贫困的有效举措”的重要指示,忻州市人大常委会8月29日就脱贫攻坚,异地搬迁、医疗卫生、农村教育等召集政府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询问。副市长裴峰及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了全面回应。
侯建中委员问:忻州市在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异地搬迁成效显著,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给与了充分肯定。问一下裴副市长,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加快推进整村搬迁,我市有什么新的工作举措?
副市长裴峰:答:从忻州市的实践探索看,整村搬迁是解决深度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加快推进整村搬迁,核心是破解“人、钱、地、房、树、村、稳”7个问题,关键是坚持紧扣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配套、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整治、产业就业保障和社区治理跟进6环联动。近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破解七个问题加快整村搬迁的实施意见》、《忻州市深度贫困村整体搬迁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并召开了全市“抓党建强三基促脱贫暨整村搬迁现场推进会”,为推进整村搬迁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力量。具体来讲,就是要在破解7个问题方面下足绣花功夫。
1、在破解“人”的问题方面。一是围绕“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深度致贫状况,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识别确定整村搬迁村和搬迁人口。二是严格依照“个人申请、信息对比、村内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定”的程序识别。三是县、乡两级要科学编制整村搬迁三年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四是坚持集中安置、集中供养安置和分散安置等方式分类安置。五是实行个性化、差异化落户政策。六是坚持“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搞好新旧政策衔接。
2、在破解“钱”的问题方面。一是用好国家补助资金;二是加大融资力度和整合力度;三是搬迁户合理负担搬迁费用;四是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整村搬迁领域;五是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3、在破解“地”的问题方面。一是整村搬迁安置项目建设用地实行计划单列,允许先行用地,后办审批手续。二是统筹做好旧村宅基地复垦工作。三是鼓励旧村耕地及复垦土地依法向各类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流转或托管经营。
4、在破解“房”的问题方面。一是按照“五规合一”的要求,做好项目选址。二是优选建设方式。三是严格控制人均住房面积不得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四是严控建房成本。五是同步建设配套设施。六是确保质量安全。七是做好住房分配。八是坚持住新拆旧。搬迁农户入住6个月内或领取新房钥匙1年内完成旧房拆除和土地复垦工作。九是落实奖补政策。
5、在破解“树”的问题方面。一是实施分类确权,保障搬迁户原有权益。二是推进退耕还林,实行应保尽保。三是加大生态恢复,优先发展经济林。四是加强林木管护。整村搬迁后,对有劳动能力、符合护林员条件的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护林员或委托附近村的贫困户代为管护
6、在破解“村”的问题方面。一是整村搬迁后村民享有的政策和权益保持7个不变。二是整村搬迁后,实施村庄销号。三是对整村搬迁的行政村,原村级“两委”组织一并撤销,成立新的村委或试行村民小组自治管理。
7、在破解“稳”的问题方面。一是创新产业新业态。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企业和项目。二是稳定就业增收。对实施整村搬迁的贫困户,要分类帮扶、因人施策,确保稳定增收。三是扩大集体收益。四是强化社会治理。将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贫困人口迁入地,打造后续服务平台,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加强业主自主管理。
追问:对搬迁出来的贫困户如何进行巩固,保证能脱贫致富?
答:对实施整村搬迁的贫困户,要分类帮扶、因人施策,确保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第一,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是在发展产业上下足功夫。在迁入地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比如服装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企业用工优先考虑迁入贫困户。二是对迁入贫困户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其基本技能和素质,确保能尽快就业,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三是通过购买公益性服务岗位,用于对迁入贫困户的就业援助和托底安置。比如,物业管理、社区绿化美化、卫生环境整治等,千方百计为迁入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四是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经济技术园区、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搬迁户提供劳务就业岗位。五是以原乡镇组建扶贫水利水保专业队和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吸收一定比例的整村搬迁人口加入,通过增加贫困群众劳务收入促进脱贫增收。六是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从事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开发新的产业,激发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实现持续的稳定性增收。
第二,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方面,通过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五位一体”金融扶贫小额信贷(主要是丧能家庭)等资产收益措施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另一方面,认真落实低保、医疗、社保等各类社保兜底政策,保障贫困群众脱贫。
张荣委员问:我所了解和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国家、省、市对贫困县的扶持力度非常大,也取得了成效。但是没有列入国定和省定贫困县的地方,如忻府区、原平、定襄,有的是深张度贫困,脱贫任务非常艰巨,仅靠地主财力、物力,到2020年真下脱贫,困难很大。请问对这些深度贫困村有哪些脱贫举措?
扶贫办主任杨志勇回答:忻州是贫困大市,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干部帮扶任务十分坚巨。到目前,全市第一书记共派出2156人,其中国家机关派出7人,省直机关派出345人,市直机关派出 471人,县直机关派出4940人。在干部驻村帮扶方面,市里主要做了四项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市级干部驻村帮扶领导小组,由部长和分管市长担任组长,各县参照这个规模成立了领导小组,把驻村帮扶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拿上议事日程。到目前,全市有1851个单位帮扶了贫困村2222个,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出台了《忻州市脱贫攻坚督查工作方案》、《对驻村干部到岗在岗履职情况进行定期通报两项制度》,6月份在忻州电视台和忻州日报进行了通报。对驻村干部通报了34人次,约谈问责36人,召回92人。三是注重帮扶干部素质的提升,高委组织部和扶贫办今年四月12日,在五台、繁市两县举办了120人的培训班,对乡级的党委书记、专职副乡长和村支书、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了全面培训。第四按照省委的安排,对驻村帮扶干部进行了第二轮调整轮换。全市干部帮扶实现了贫困县市级领导帮扶,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帮扶,贫困户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和贫困村第一书记帮扶四个全覆盖。按照属地原则抓管理,提升素质抓培训,突出业绩抓考核,落实经费抓保障,进一步把干部帮扶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来。
崔少华委员:忻州市贫困地区的教育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如何解决?
教育局局长刘新民:当前贫困地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中小学布局不合理,不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农村学校因生源减少面临严重萎缩,有的农村学校教师多于学生,甚至出现了“空壳学校”,导致办学资源浪费。面对忻州城区和大部分县镇则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学校设置相对不足,出现了大规模学校和大班额现象。二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优质学校相对不足,不能满足百姓需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市、县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引发全市小升初“择校”现象日趋严重。三是“民强公弱”现象明显,存在体制机制问题。我们要通过科学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解决中小学布局不合理现象,科学优化学校布局,确保学位供给充足。加快城镇学校建设,2017年将开工新建忻州高级技工学校、雁门小学、十四中、和平小学、龙岗小学,改扩建十二中和第二实验小学,规划建设龙翔小学和十五中,着力解决城镇学校设置不足造成入学难、入园难的问题。建设好农村寄宿制学校。适时调整教育经费投向,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完善师生生活服务设施,配齐后勤服务和管理人员,切实保障学生寄宿就学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加快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优质资源短缺问题,认真做好县级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估,杜绝一切“择校返贫”现象。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划片就近入学,避免舍近求远,盲目择校。规范民办学校招生,坚决制止民办学校招生过程中无序竟争、恶性抢夺生源、重复选拔和乱收费等不正当行为,对于本年度招收的建档立卡的贫困生给予免学费和住宿费。小学放学后增加一小时在校免费托管时间。中学周一至周五每天增加早、晚自习各一个课时,高中毕业年级节假日增加70天、每天六个课时免费辅导。免费辅导后教育师超工作量补助由市财政列入预算支出。建立全市中小学教师“一年一考试、一年一表彰”制度。每年组织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进行一次所带学科的业务考试,对考试不合格的教师,实行转岗使用或“高职低聘”。对评选出的教育工作者先进集体和个人每年进行表彰奖励。
黄卫东委员:要把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打好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如何实现荒山增绿与农民增收的共赢目标?
林业局长梁晓东:紧紧围绕“精神与精品同在,增绿与增收互促,生态与生计共赢”这个主题,着力破解深度贫困地区绿色发展难题,突出抓好 退耕还林、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经济林提质增效、林业产业扶贫“五个一批”工程,打好生态脱贫“五个一批”组合拳,确保荒山增绿与农民增收双赢。退耕还林助力增收一批;生态工程建设带动脱贫一批;森林生态保护保障脱贫一批;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扶持增收一批;林业产业扶贫工程助推增收一批。截止7月底已完成沙棘造林11.5万亩,改建新建5000亩以上集中连片沙棘基地30余处。贫困农民获得劳务收入2114万元。建立企业沙棘原料基地基5处,收购沙棘原料及果实4万吨,带动农民增收8000余万元。贫困人口通过直接参与林业工程建设和森林资源管护获得工资收入13031万元,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获得转移性收入6705万元,助推50585贫困人员人均增收节1326元。实现增绿与增收互促、生态与生计共赢。
郝晋生委员;目前因病致贫的人数在贫困人口中占比不小,尤其是患大病、长期慢性病使贫困家庭背上沉重负担。请问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如果是大病,是纳入贫困户实行长期救助呢还是实行一次性救助?财政投入不少资金,建了乡镇卫生院,但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乡镇医疗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因此,大病小病还是往县、市医院跑。请问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卫计委主任贺贵平:开展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完成签约75050人,什么病如何报销?我们把政策和制度贴在老百姓墙上一目了然,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对政策不知情、就医报销难问题。推进兜底保障机制建设,为贫困人口全部购买健康扶贫补充保险,免除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普通门诊挂号费和诊查费,建档立卡贫困户孕产妇在县域内实行免费住院分娩,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域内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提高到75%、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到65%以上;确定岢岚、保德为全市健康扶贫工程示范县创建对象,7个县已开展健康扶贫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综合服务。
县乡医疗一体化挂牌,一个县人民医院把乡卫生人、财、物一条龙管理,县医生要定期到乡政卫生所座诊,人事制度可以自行解聘,避免了大病小病都往县、市医院跑的问题。
询问会上财政局、发改委、旅发委等相关单位分别接受了委员们面对面的询问,职能部门负责人一一作了回答。
据忻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贾雪峰介绍:本次常委会专题询问脱贫攻坚工作,是按照市委要求,落实习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总书记“整村搬迁破解深度贫困的有效举措”的重要指示,勇于担当,争做实干家,充分调动一切力量,集思广益,持续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助推脱贫攻坚战中展现新作为。为实现忻州转型综改、创新发展、全面脱贫、全面小康作出新贡献。
-
责任编辑:赵欣,编审:秦前松
-
中视新媒体诚征头条直播合作及专题栏目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