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国文化新辉煌。”这是习近平同志代表党和人民对于文化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和嘱托,也是一切文化工作者所肩负的神圣使命。
人们一般把文化看成与物质不同的精神现象,它包括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其实,人类一切与自然不同的活动都可以称为文化。这可见文化在人类存在中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我们现在所讲的文化自信既包括了狭义的文化,也包括了广义的文化。但文化自信何以可能?自信唯有依赖实力。因此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实力的基础上的。但文化实力在于文化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这种文化就是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文化的辉煌和辉煌的文化。中国在先秦、汉唐和宋明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但在近代衰败了、暗淡了。现在我们要铸就文化的新辉煌,这意味着这种辉煌的文化既不是既有的、现成摆在这里的,也不是可以通过复古而能轻松可得的,更不是可以借用它国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们不断铸就而成。这种新辉煌的文化就是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我们如何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是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然,社会意识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文化作为社会意识一方面要符合社会存在,另一方面要促进社会存在。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也是一种批判的学说。这种批判理论主要是分辨真伪,区分是非。这要求文化既要否定假恶丑,也要肯定真善美。
其次,要源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有丰富而悠久的文化历史。例如,先秦的百家争鸣,盛唐之音的李白、杜甫和王维的诗篇,还有美丽绝伦的宋词、宋画和宋瓷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它也不是传统文化自然性的延伸,而是其创造性的转化。这需要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检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其标准就是五四所主张的科学与民主精神。凡是非科学(愚昧)和非民主的(暴政),就要抛弃,凡是科学与民主的就要继承。儒家的仁义道德的文化、道家天人合一的文化和禅宗心灵觉悟的文化都可以为当代文化的建设提供宝贵的资源。
第三,要立足与于当代中国的现实。自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由王朝社会开始转向民主社会。新中国的建立则意味着中国不仅要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要建立一个新世界。所有这一切是要把中国由前现代社会引入现代社会,即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包括了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技术化。这迫使人们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与现代化同步。现代化也成为了文化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如道教和佛教是否要与时俱进?传统戏曲如何表现现代人物与生活?中国水墨怎样迎接西方油画的挑战?
第四,要积极与西方文化对话与交流。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也变成了中国的一部分。中国与世界构成一体,不可分离。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政治的,而且也是文化的。我们看到,世界文化大量引入中国,如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好莱坞的大片,迪士尼乐园,还有为数众多的欧美的音乐、绘画等。同时,中国的文化也开始走向世界,如孔子学院在各国的建立等。值得注意的是,道家文化和禅宗文化在欧美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伟大的思想家海德格尔就对于老庄和禅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比较而言,欧美文化对于中国的影响远胜于中国文化对于欧美的影响。同时,影响欧美的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传统文化,而不是当代文化。这要求我们努力进行当代文化的建设,既向传统学习,也向欧美学习,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产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漫长和艰巨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就一定能不断铸就中国文化新辉煌。这种辉煌的文化是中国和世界最美灵魂的显现,是人类最美生命和生活的创造。它的光芒不仅能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而且也会闪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空。 (彭富春2017年10月18日 于武汉大学)
作者简介:彭富春,1963年生于湖北省沔阳县(现为仙桃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1983年学习于武汉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1988年学习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李泽厚教授,获哲学硕士学位;1991—1997年学习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师从海德格尔晚期弗莱堡弟子博德尔教授,获哲学博士学位,是武汉大学历史上第一位留德哲学博士。1998年起任武汉大学教授,并兼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美学的一般理论、德国现代哲学(海德格尔)以及中国古典思想(国学)。主要著作有:
《论慧能》(人民出版社,2017年)
《漫游者说》(图文版)(团结出版社,2016年)
《论孔子》(人民出版社,2016年)
《论国学》(人民出版社,2015年)
《论老子》(人民出版社,2014年)
《论海德格尔》(人民出版社,2012年)
《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11年)
《论中国的智慧》(人民出版社,2010年)
《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
《哲学与美学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漫游者说》(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欧洲科学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