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起全国中小学三科教材大改版,数百万起始年级就读生领到了部编版的新教材。逢2017年9月1日开学之日,凤凰国学发布民调开问“语文教材大加诗词比重,你怎么看”,截至9月4日,本次民调《关于2017年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改版的网民意见调查》已收到8600余份网友投票。
调查截图(较令人意外的是,在凤凰网对本次话题调查关注度最高人群中,“男性”占据高达90%的比例,其中“40岁以上”人群占据75%左右。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大概就是“手端泡枸杞的保温杯的中年男人”吧~)
那么,三科部编教材究竟改了哪些?备受关注的传统文化内容如何融入现代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材,这次改版又透出怎样的教育导向呢?凤凰国学本期特约评论为你详解部编教材的五大文化特色。
2017年全国统编三科教材
根据中央要求,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统称为“部编教材”,将于今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国投入使用。
教材是课程的化身,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教育评价的重要依据,它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义务教育阶段与意识形态联系最紧密的三科教材内容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教育理念和导向的变化。
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础教育是为一个人和一个民族“打地基”的教育。那么,这个“地基”打得如何、打成什么样子,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教材的影响和制约的。从三科部编教材的内容来看,这个“打地基”的基础教育表现出了浓重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其目的或者目的之一是要为中国学生打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养成中国文化的自信。
调查截图(调查显示人们对三科教材的关注程度并不一致,约30%网友选择三科“都关注”,但对“语文”科目的关注程度明显超越其余两科达到了半数以上的比例。)
1.识字的过程就是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
部编语文教材在小学低年级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识字和学习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合起来。以往都是小学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部编语文教材则改为: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为何为如此?其一,传统语文教育是没有拼音教学的,直接从认字开始,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渐学会识字。新教材的设计是一种回归传统的思路。其二,这遵循了人学习语言文字的规律,人对文字的认知首先是形,其次是音,再次是义。其三,这是凸显汉语和汉字的首要和核心的地位,因为拼音在形式上和中国的方块字完全不同,中国语文一开始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以文字浓缩出来的独特的文化感受,而这种文字也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纽带。
部编语文教材识字课的内容也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一方面,识字课的配图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比如,“天地人”和“金木水火土”都采用的是傅抱石大气磅礴的山水写意画,这种画空灵深远、意境非凡,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再比如,“春夏秋冬”一课的配图以中国所特有的扇面为造型,清新雅致,体现出中国人的艺术审美。另外,书中的配图还有剪纸、灯谜、民俗画等,处处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
另一方面,文字内容更是以传统文化为蓝本。其一,以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为材料。如一年级上册的“对韵歌”和一年级下册的“春夏秋冬”“古对今”,就分别改编自《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姓氏歌”改编自《百家姓》;“人之初”由《三字经》改编。对于这些文字的学习,学生在学会认字的同时,还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内容,如对联文化、姓氏文化、历史知识等。从这里可以看出,部编本语文教材遵循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即从蒙学教育开始。其内容主要来自《笠翁对韵》《声律启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经典蒙学教材。
其二,以优秀童谣为内容。部编语文教材非常重视中国民间流传下来的优秀童谣,把它们作为选文的重要来源。比如,一年级安排的传统童谣就有“水会飞”“春节童谣”“谁和谁好”“妞妞赶牛”“孙悟空打妖怪”“剪窗花”等。这些童谣朗朗上口、趣味十足,并且很好地反映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调查截图(接受调查的网友对于语文教材的具体细节表现出很高的关注度:对于小学一年级语文“先认字,再学拼音”教学模式,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的“古诗文132篇,占所有课文选篇的30%”,初中阶段语文教材的“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新版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大量增加”这四项改变,选择“赞同”的网友超过60%、70%的高比例。)
2.古诗文篇目大量增加
部编本语文教材和既有同类教材最大的区别是,在选文中增加了大量传统文化的篇目,主要表现为中国古诗文的增加。据了解,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古诗文132篇,占所有课文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了55篇。初中古诗文选篇124,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这些诗文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从先秦的《诗经》到清代的诗文都有;体裁也体现了多样化特点,包括古风、民歌、律诗、绝句、词曲、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两汉论文、唐宋古文、明清小品等,均有收录。
古诗文特别是古诗词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经历了一个变化。儒家一向重视“诗教”传统,但是随着科举制对诗词的弱化,导致功利主义教育者对诗词教育的忽视,甚至认为是不务正业。《红楼梦》第9回写贾宝玉到学塾读书,贾政对小厮李贵说:“哪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哄人耳目。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先把‘四书’讲明背熟,是要紧的。”这反映出明清之际大多数人一切以科举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教育观:不考的就不必学,没有实用价值的也先不用学。今天的教育重理工轻人文,重科技轻诗文,同样是一种功利主义的取向。向传统文化归回,增加古诗文内容,就是在矫正当前教育急功近利倾向的一种努力。
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说,小学阶段主要是学习古诗词,到了初中会有相当篇幅的文言文。那么,为什么要从小教育学生学习古诗词呢?温儒敏教授说,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积淀下来,就有所感觉了。
一代诗词教育大家叶嘉莹先生说得好,中国的古典诗歌有一种最可宝贵的特质,那就是诗歌中蕴含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小朋友们若从小就学会了古诗,就培养了他们对宇宙万事万物之观察感受的能力,以及赏爱和关怀的感情。她还说:“我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我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热爱古典诗词实在有很大关系。”
调查截图(参与调查网友对今秋语文教材改版明显抱有积极期待。)
3.中华传统文化常识广泛出现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广博庞大,除了专业研究人员外,一般人很难对其有系统全面的了解,但是作为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现代中国人,应该对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有比较好的认识。
部编语文教材在栏目设计和选文中都大量出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的内容。一方面,设置了专题栏目。小学的“日积月累”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常识内容。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栏目也大量涉及传统文化常识,如七年级上册一节“有朋自远方来”,就出现了“伯牙绝琴”“割席断交”等文化典故;再比如七年级下册“天下国家”一课,就列举了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和文天祥的爱国诗词的篇目。另一方面,选文直接以传统文化常识为内容,如《纸的发明》《中国石拱桥》《女娲造人》《孙权劝学》等。
部编历史教材在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方面的体现也非常明显。中国古代史课程从《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北京人》到《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共41课,其中专门介绍古代文化的课程就有9课,涉及文化名人40多位,科学、技术、文化等名著30多部。这些文化常识包括:汉字演变文化、重要典籍、历史名人、选官制度、古代科技与艺术、传统戏曲、民族服饰、考古发掘、钱币知识、文学艺术、传统节日、建筑文化等,几乎涉及传统文化常识的方方面面。这些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能够具体了解中华文明的基本特点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所做的贡献。
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也不断出现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的内容。比如,七年级上册中就有:“学习”一词出自《礼记·月令》,孔子的教育思想,家训的概念等文化常识。七年级下册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中华名句。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在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一方面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另一方面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联系起来。比如,小学阶段通过春节、清明节等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和传统礼仪,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文字、古代科技成就等,让学生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亲切感的同时,还可以体会到文明、富强、爱国等价值内容。
初中阶段的教材内容主要围绕与中学生紧密相关的成长、友谊、师生、情绪、法治等话题展开,自然涉及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在设计这些内容时,就很好地结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七年级上册在讲“友谊”这一单元时,就引用了孔子“友直,友谅,友多闻”的说法,还呈现了《诗经》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平等、友爱、真诚在友谊中的价值和意义。在讲“师生之间”一课时,引入了孔子与弟子、墨子与弟子之间的交往故事,还引用了《礼记》中“教学相长”的思想,这些传统文化内容都在帮助学生理解师生关系。
再比如,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一节中,就引入了孔子、孟子、朱熹的名言,还引用了《大学》《后汉书》中的内容,特别是《大学》中“止于至善”的内容非常醒目。在《共奏和谐乐章》一课中,更是明确指出:“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价值理念”。然后,引入“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儒家思想。
可见看出,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有意识地通过引用、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观念、名言、人物、故事等,来引导学生感受自身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关系,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5.继承传统教育方式,引导学生爱上并学会阅读
“少读书,不读书”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大病痛。据了解,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很多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
部编语文教材在学生读书方面下大力气,其实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神。中国传统教育总体上是比较注重读书的。《大学》开首就是“格物、致知”,书本既是前人格物致知的记载,自然列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中国古代很多大教育家都提出有关读书法的思想,最著名的是朱熹的读书法。后人把朱熹读书法概况为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现在还有很多人把上学接受教育称为“读书”或“念书”。
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也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列书单,引导学生读书。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学序曲”的后面就出现了一份“课外阅读建议书单”,包括:《伊索寓言》《山海经》《上学五千年》《诗经选读》《唐诗宋词三百首》《朝花夕拾》《红楼梦》《论语》等30多本书,而这些书有很多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发布了成立70周年以来第三份重要的教育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2017年6月,这份报告的中文版以单册形式在国内出版发行。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报告的正文前面便引用了《论语·子罕》中的一句话:“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由此也可以看出,全球教育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便不难理解三科部编教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