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风雷激荡,40年浪潮奔涌。中国改革开放40年,300多万来自驻马店的创业者、农民工纷纷南下北上,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大潮,努力追寻自己的人生梦想。40年来,他们敢为人先、顽强拼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融入国家建设发展大局,创造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
出生在上蔡县偏僻乡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民工、打工者,到首创劳务输出“全顺模式”,再到叫响全国的“农民工司令”、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张全收无疑是一个见证传奇的人物。从乡村到深圳,从特区到港区,张全收与农民工一起寒来暑往、风雨同行,改变着命运,创造着奇迹。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张全收带领他的200多万农民工大军,与祖国共奋斗,与改革共成长。他们与改革开放的故事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特区寻梦
“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是这个时代让我充满激情,释放出无穷的能量。”在深圳市平湖街道大草铺社区,张全收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有幸与农民工一起创造这伟大奇迹。”
“以前这里都是工厂,现在都搬走了。”张全收指着住所西面的一栋楼房说,十几年前,这里有很多工厂,火车站到处是背着行囊找活干的农民工。回望20年峥嵘打工岁月,张全收给人的印象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模糊,恰恰相反,因为时代的变迁,在内心深处愈加凸现出感动与荣耀。
其实,对于只上过小学五年级,十几岁便外出闯荡谋生的张全收来说,虽然卖过冰棒、跑过运输、蒸过馒头、搞过建筑、修过铁路……最难过的时光是,他开饭馆失火,跑客运一个月出三次交通事故。其间,奶奶去世,父亲中风偏瘫,母亲精神失常,妻子生产时突发脑溢血昏迷,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等待他去觅食。
1997年,香港回归引发新一轮南下打工潮,债台高筑的张全收再也坐不住了,随着这波大潮到了深圳平湖。这次也跨出了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那时是因为家里欠的债太多了,怕一辈子都还不完。”张全收说,他不得不背起行囊到深圳寻梦。他的梦想是想办法认识一个老板,他会对老板很好,学习怎样做人,让老板赞成他,对他满意,一辈子做老板的经理,能给老板独当一面。“一切都是为了早点把债还完!”
就是这次来深圳,张全收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强劲脉动,在跌宕起伏中干得惊心动魄、血脉贲张,实现了从农民工到“农民工司令”的华丽转身。
抱团取暖
张全收1969年出生在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初来深圳为了养家糊口,是改革开放给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没想到时隔多年,他竟成了很多人慕名前来要找的名人,获得数百项荣誉,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采访报道。
“不能忘了来时的路。”张全收说,他清楚地记得,当初租赁的铁皮房,还欠了房东150元钱,没有床就从垃圾堆捡个破凉席,捡块砖头当枕头。
经过一番努力,张全收在平湖汽车站开了一个小吃店,来来往往吃饭的客人很多,成为河南人在平湖汽车站的“熟面孔”。找不到活干的农民工,经常到小吃店蹭碗饭,一来二去,老乡们有什么话都爱给他讲。
改革开放引发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洪流,被国外媒体誉为“世界工厂”的深圳,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奔涌而至,车站、码头、路边、厂区,到处是人山人海。看着乡亲们处处碰壁,甚至被迫流落街头,张全收坐不住了。想起自己初来这里创业时艰辛,他不但帮农民工找工作,创办了自己的加工厂,注册了人力资源公司,开始了他的“劳务租赁”业务。一路走来,摸着石头过河,踏上了“劳务派遣”的道路。
得知很多工厂不招河南人的事后,张全收专门在平湖汽车站门口立了一个大牌子:“河南人找工作,张全收与你搞合作。内厂外厂任你挑,不欺不诈信誉高。若是骗了家乡妹,怎对家乡众父老。”
在深圳河南籍打工者圈里,张全收有了“农民工司令”的美称。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多大,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纷纷慕名找张全收安排工作。高峰期,张全收的人力资源公司几天就吸纳上万农民工就业,与深圳100多家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
“张全收为当时的社会治安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圳市泽深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泽深海说,流落街头的农民工被张全收组织起来,抵御了很多无良老板拖欠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农民经过培训,进厂当了工人,素质不断提高,为深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创业艰难
“张全收是个勤劳能干,头脑非常灵活,爱说爱笑的人。”在平湖汽车站,曾与张全收一起打拼的上蔡老乡段安伟说,张全收每天5时起床,洗衣做饭已成为习惯。那时,看到农民工找不到活没饭吃流落街头,张全收说:“看到这些农民工很可怜,我以后要当人大代表,替农民工说活。”
“当时他刚来深圳,我感到他说这话太可笑,我说你吃了上顿没下顿,饭还吃不饱,你还想当人大代表,简直是笑谈!”段安伟说,但张全收真的做到了,也确实帮了很多人,让大家都很佩服,是名副其实的农民工带头人。
“只有奋斗才会成功。”张全收说,那时,他的厂接的最多的活是串珠子,他接到活和工人一起串珠子,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地干,真是差点要累死,串着珠子坐着就睡着了,干一个通宵,早上5时还要骑着摩托车去集市上买菜,回来给工人做饭吃。
张全收说,他串珠子的速度非常快,就是当初卖馒头时,他也是遥遥领先,人家一天卖1000个馒头,他一天卖3000个,一个馍店蒸的馒头都不够他卖的。后来,他蒸馒头,一天用40袋面粉,剁馒头剁得手脖子都肿了。
“我开饭馆生意也好,卖的时候我就吆喝:老哥,来吧!烩面、鸡蛋面、肉丝面、小酒小菜;好吃不贵、经济实惠;先尝后买,知道好歹;快!快!熟人来了,多放点菜、多放点肉啊!”一条街上张全收的饭馆生意最好。
“其实,虽然工作很累,大家也很开心。”张全收说,大家知道串珠子串得越多,挣的钱越多,一天下来,多了有二三十元钱的收入。大家开心、快乐,都很有干劲,他和员工形同兄弟姐妹。
全顺模式
一段段难忘的场景,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记录下张全收和农民工一起奋斗的画面。
“那时候,我就看到张全收拉个蒸馒头的机器,一边蒸馒头一边安排工人。”在深圳张全收当初的创业基地,平舆县东皇庙街道53岁的崔柏林说,张全收像个铁人,昼夜就不停息,天天蒸馍让来打工的老乡吃。那时,崔柏林在跑平舆至深圳的客运,一来就是几辆车,三四百人来了安排不了,很多人到厂里找老板人家根本不理。
“但张全收有个缠劲。”崔柏林说,他会一次次地去找老板谈,不理还找,就是一个劲地死缠硬磨。一个香港的女老板感动地说:“张全收真有个缠劲,我也真拿他没办法。”
由于当时女工需求量大,男工不好安排,张全收就给人家老板谈到最后,10个女工带2个男工,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谈判”。
“在当时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人家厂里要求晚上10时要人,张全收就和农民工一起站在厂门口等,要求早上5时到,张全收就带领民工4时就赶到。”崔柏林说,有一次,张全收早上起来骑个破摩托车去厂里安排人,由于天黑路坑坑洼洼,张全收被摔了个鼻青脸肿。
如今,崔柏林也不再跑运输,在深圳做个小生意,有事没事还会到张全收的基地喝喝茶、聊聊天,有时逢年过节还会在一起聚聚餐,很怀念那段创业打拼的时光。
“这里到处是人。”在深圳张全收的创业基地,公司副总胡军付说,全顺人力资源公司成立后,生意特好,全顺公司火了,张全收也火了,而且一年比一年火。那时,公司租赁了两个培训基地,这里是其中之一,没活干了工人们就在基地免费吃住。
胡军付说,这也是张全收首创的包月薪、包年薪,吃住不要钱,重大疾病、意外伤害公司实行全面负责的“全顺模式”。2008年金融危机,最多有3500农民工待工两个月,张全收照样为他们支付了800多万元工资。
“每天都是轰轰烈烈,马不停蹄,天天像在打仗。”胡军付说,他一直在这里负责着的各项事务,张全收的各项荣誉都摆放在荣誉室里,有数百项之多,参加各种会议的证件就挂满了墙壁上的衣架。
当年的会议室还沿用至今,张全收以及员工活动的照片还挂在墙上,一看就知道当年红火的场景。
回家过年
歌声和汗水一路挥洒。在改革的大潮中,张全收首创的“全顺模式”,为千千万万的农民工撑起一把保护伞,为农民工建造了一个温暖的“家”。
然而,每年春节,千家万户都要团圆。有的农民工逢年过节舍不得掏路费回家,张全收就把他们的父母和子女接到深圳团聚,或租赁十几辆大巴陪他们一起回去过年,所有费用由他承担。
“那一路走得惊心动魄。”张全收说,一到年关,农民工的工资问题都集中上来,农民工返乡、回城也是浩浩荡荡,作为劳务派遣公司,一到这个时候就忙得团团转。特别是2008年的那场暴雪,铁路中断,高速关闭,送农民工返乡,张全收经历了最为艰难的一个春节。
很多河南籍的工人回不了家。几千工人到了东莞火车站,被告知列车班次取消,不少人都冻哭了。张全收又组织大巴车,把他们拉回厂里想办法,租车走107国道,大雪封路,107国道根本走不了。张全收动用各种关系,甚至拿出他当年的全国人大代表证,得知江西赣州有火车能走,他又重新包了车,把工人先送到江西,在赣州再转去河南的火车,那段时间过得非常艰难。
“每年送工人回家是我必需要做的功课。”张全收说,全顺就像是工人的第二个“家”。大年初三,工人们就开始返回工厂,得准备10多辆卧铺客车。
“当时火车票很难买,坐大巴是很多打工者无奈的选择。”张全收说,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家”一样的公司,让数以万计的农民工从全国各地涌来,挤满了全顺公司。
人大代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张全收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农民,在深圳打工,他凭着超乎寻常人的执着和真诚,为农民工解决了很多问题。
“这些年与张全收共事,他的道德也感染了我。”泽深海说,张全收对农民工的爱心、对家乡的情怀、对弱势群体所献出的爱深深影响着他做好事做善事。
这些年,张全收也收获了很多,得到了荣耀、赞扬,也得到了农民工把他当亲人一样的感情。更为重要的是,2008年1月,张全收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我得知自己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我眼泪都出来了。”张全收说,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激动得一夜没睡着。想到要去北京开会,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农民工的形象,要替农民工说话,他就开始收集材料,写建议。
为此,他专门把农民工兄弟姐妹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就业与权益保障的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真正成为农民工的代言人,在农民工与政府之间架起了一座进言桥。
“为了进京参会,我精心挑选了两套西装、两条领带,买了个大皮箱,带了三双新皮鞋。”张全收说,在人们的心目中农民工就是穿得破破烂烂,为了给农民工树立形象,他第一次穿上西装走进人民大会堂。
如今,张全收已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每年的“两会”都围绕农村、农业、农民等“三农”问题提出建议。在每年“两会”期间,他也成了各大媒体关注的“人物”。
挥师中原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说话间,张全收哼起了《我的未来不是梦》和《明天会更好》等歌曲。他说,很喜欢这两首歌曲,在那个激情的年代,他常常会不知不觉唱起这两首歌,也给他带来了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011年,中原经济区建设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沿海产业向河南转移越来越多。2012年,张全收在郑州成立了新公司,他接到第一笔订单就是为河南富士康的配套公司输送人才。在沿海闯荡了10多年的张全收,在招工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经验,他把这些经验模式在河南复制,培训出合格的企业用工人才,向全国输送农民工。
上蔡县跟着张全收在南方干10多年的白怀平。随之被调回河南成为河南全顺公司总经理。这也是张全收引进南方的先进经验,复制到河南的新一轮的创业发展。白怀平说,离家近,风土人情更接近,与企业沟通比在深圳更容易,感到多了一份尊重。
全顺公司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感召,给富士康搞好配套服务。那一年,白怀平先期带领全顺员工杀回中原。他带领员工每天早上起来跑步,很受企业欢迎,附近的人还以为是哪个部队过来训练呢。他们把员工培训好、管理好,企业非常省心,很多企业都争相找张全收与之签订劳务用工合同。
周口鹿邑县贾滩乡方庄村的汤娜娜,17岁到全顺公司打工,不但收获了不菲的工资,也收获了幸福的爱情,与上蔡县小伙赵军超结为连理。今年32岁的汤娜娜也响应公司号召,回到了郑州走上了管理层。那天,她正在和员工一起过32岁生日,张全收为她送上一首《我的未来不是梦》歌曲。
2014年,张全收将公司总部迁至郑州,对农民工进行专业培训,不但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农民工,他还成立200余人的扶贫志愿团队,先后帮助6万多名农民工就业脱贫。多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先后累计安排农民工200多万人次,创下了150多亿元的劳务收入,让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家庭脱贫致富。
富而思源
“张全收一路走来不容易。”泽深海说,那时,张全收每天5时准时起来,6时准时到厂里发表讲话,每天都忙个不停。深圳人眼中的驻马店人干劲大,情感是真实的,特别是张全收,骨子里就有一种大爱。
在2003年,张全收的事业刚刚起步,公司里就只有10万元的现金账目,却揽下了为家乡捐款80万元建小学的责任。那时,他就觉得张全收这个人可敬、可交,他也为之感动。有一年年底,深圳一工厂总经理外逃,几百名打工妹半年的工资没了着落。在她们哭成一团、万般无奈时,张全收和他的公司直接拿出240万元支付了工资,并将她们安置到另一家企业上班。
每年春节,他都会回拐子杨村为村里老人发红包为贫困户送年货。多年来,张全收用自己的爱心、善心,捐资助学、敬老孝老、扶贫济困、建桥修路等,共捐出2000多万元善款。
2008年,张全收当选为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自掏腰包为村里建桥修路、建村室、建文化大院、安路灯和健身器材,并为全村人购买医保。还出资10万元选50名村民代表到深圳参观考察,让村民开阔视野。2016年,他又投资100多万元,建10座蔬菜扶贫大棚,让贫困户有活干有钱挣,尽快脱贫。2017年,拐子杨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退出。
“爱拼才会赢,一点都不假。”张全收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和农民工是亲身经历者、见证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今,他最大的心愿仍然是让天下的农民工都过上小康生活,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来源:驻马店日报记者刘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