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市场报网络版《美丽中国周刊》(记者任合一 通讯员孙昌胜)新疆报道
走进农家小院,深入田间地头,来到就业工厂……10月20日至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组织退休干部赴喀什地区泽普县开展“赴南疆看巨变”活动,大家亲眼看到南疆大地发生的喜人变化,亲身感受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新疆的生动实践,纷纷表示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发挥余热,作出贡献。
出发前,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的老干部们早听说南疆现在发展变化很大,大家都想一睹为快。85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周云生说:“这个活动我一定要参加,我虽然退休多年了,但心还栓在南疆这片热土上,牵挂着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
到达泽普时,恰逢2019中国喀什丝路文化胡杨节(泽普分会场)暨第十一届喀什泽普金湖杨旅游文化节开幕。4万多亩的胡杨林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位于叶尔羌河畔的泽普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知青“峥嵘岁月纪念馆″展示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不同历史时期各族干部群众建设泽普艰难历程,老干部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分,深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在布依鲁克塔吉克族乡,老干部参观了塔吉克民族风情馆,看到村民都住上了二层楼,开办了干净整洁的民宿,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大家都为持续释放的稳定红利带来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
泽普县赛力乡依玛村、荒地村是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访惠聚”驻村工作点。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带领下,老干部们随机走进了村民图尔迪·吐鲁甫家。由于以前不会国语、不懂技术、不善经营,图尔迪·吐鲁甫家一度穷得揭不开锅。2016年以来,工委驻村干部帮助他上夜校、学国语、学技能,并协调他到外地打工,很快实现了脱贫,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工作队队长牙生·阿不都热依木介绍,2018年两个村整体脱贫,年人均收入过万,荒地村成为喀什地区“万村整治、千村示范”的试点村,依玛村一举甩掉了“深度贫困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综治重点村”三项落后的帽子。
产业扶贫,贵在精准,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在依玛村,老干部们走进了机器轰鸣的众鑫家俱厂。一个个衣着整齐手脚麻利的工人正在操作机器,制作好的家具摆满了院子,厂房墙上写着“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这里共安排依玛村贫困户就业53人,人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在荒地村的乳鸽场,仅种鸽就上万只,他们优先安排贫困户30余人就业,人月工资近2000元。另外,村里的核桃加工厂安排就业50人,人月工资1500元以上。老干部们不由得赞叹:现在的南疆真是了不得,农民在家门口就当工人了。
在泽普县古勒巴格乡科克墩村 “最美村官刘国忠”纪念馆,老干部们对刘国忠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从村维稳综治、艰苦创业、发展生产,走出一条富民强村之路的事迹所感动,深刻感受到刘国忠同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尚情怀。
这次“赴南疆看巨变”活动是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落实自治区党委相关工作要求,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激励引导老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境界情怀,努力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发挥余热贡献力量的具体行动。大家表示一定要“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对党绝对忠诚,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继续关心支持区直机关党建事业发展,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余热,在民族团结中作表率,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书记姚晓君说,今后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将进一步紧紧围绕总目标,不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鼓励老干部多做加油鼓劲的工作,多做民族团结的工作,多汇聚正能量、凝聚正能量、释放正能量,成为建设美丽新疆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宋鑫 统筹:冯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