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风英:唱大戏岂能当儿戏
中视新闻观察员 郑志东
“听罢南梆又北梆,激昂慷慨不寻常”这是中国文化界著名诗人郭沫若生前赞誉北路梆子的两句诗。
诗中的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与中路梆子(晋剧)、上党梆子、蒲州梆子(蒲剧)并称山西四大梆子,是在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说起北路梆子,就要提到一个人成风英。说到成风英,自然就谈起北路梆子。两者紧密关联。似乎是北路梆子成就了成风英,又像是成风英发展了北路梆子。
梅花、文华。双花双奖,集于一人,在中国戏曲界北路梆子剧种和北路梆子剧团中绝无仅有。这个唱大戏的成风英,她扮相俊美,表演潇洒大方,基本功扎实,唱、念、做、打并重,注重特技的运用,在小生行里独领风骚,成为观众喜爱专家认可的小生佼佼者。尤以唱功见长,她音色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韵味醇厚,灵巧多变,演唱自如。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在着力塑造文武小生各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小生角色的同时,又能纯熟的运用旦角的各种不同程式,塑造各不相同的旦角角色。角色性别的不同,要求截然不同的、全面的多种程式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要求难度极高的全面的基本功素养和极强的感悟能力和表现能力。而成凤英却凭借她的刻苦精神、敬业精神和超凡的理解力、表现力、令人信服的完成了无论生、旦的多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的塑造。大家公认她是一位难得的可游刃自如地驰骋于生旦两行,戏路宽广的全才演员。她也是北路梆子剧种的少数代表人物之一。被著名戏剧评论家郭汉城先生称誉为“塞北明珠”。
成凤英,确实是唱大戏唱出了大名堂。她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她的代表作有:《黄河管子声》《画龙点睛》《八大锤》《忠义侠》《吕布与貂蝉》《情悟五台山》《血手印》《王宝钏》《金水桥》等,这些好戏在百姓中流传甚广,有口皆碑。
唱大戏数说戏曲家珍
尽管如今许多年轻人不爱看古戏曲, 但古戏曲曾是几十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这些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古戏曲所颂扬的价值取向是对人和人的本能欲望的尊重。《秦香莲》《牡丹亭》《哑女告状》《齐王拉马》《下河东》 《琼宫泪》《六月雪》《赵氏孤儿》《铡美案》《杨八姐游春》《金水桥》《算粮登殿》《血手印》《哑女告状》等,这些记者少年时就看过的古戏曲,直到现在仍不过时,它不存在语言的、国界的理解障碍,因为古戏曲触及到了普遍的人性,所以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成风英说,反观当下人们创作的一些现代戏,其所表达出来的理念还不及古人“现代”。成风英说,时下随着非遗保护意识的加强,戏曲反倒有些刻意谨守传统,只要是前人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只要热衷于敷衍老戏就一定是有价值的,正确与否?这也是有待商讨的话题。成风英个人的看法是,今天我们要完成对传统剧目的转化,必须有甄别、有选择、有改造的“扬得弃失”。戏曲创作必须服务于现代人,与现代观众产生共鸣,才是好剧目。现在许多年轻人不爱看古戏,爱看大片,这也是时代使然。周末相约忻州开莱社区茶馆专访成风英,记者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戏曲是什么?它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就是说,戏曲不是简单的娱乐,不是简单的商品,也不是简单的宣传工具;戏曲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的人格图谱,中国人的精神DNA。成风英说,北路梆子戏曲有它的内在特质; 中华戏曲的文化传承价值与当代审美价值,别的东西无可替代。
北路梆子戏曲是我国梆子腔剧种重要分支之一。北路梆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腔调高亢、激越,表演强健有力,音乐节奏直爽慷慨,表现了塞外人民强悍的性格,因而受到晋北人民的喜爱。
北路梆子,是蒲州梆子扩展的产物,是蒲剧北上演出留下的剧种,逐渐与当地语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融化而形成的新的剧种。北路梆子老艺人代代相传,有几句顺口溜:"生在蒲州,长在忻州,红火在东西两口(指张家口至包头一线),老死在宁武朔州。"宁武县、朔县一带是山区,许多老艺人上了年纪之后,到这一带搭班混饭,直至老死,可见这一带是北路梆子的重要基地。
过去的北路梆子演员中,不少演员是蒲州人,道白也说"蒲白"。即使本地人招收"娃娃班",也请蒲州老师教戏。虽然北路梆子和蒲州梆子关系密切,渊源很深,但其剧目内容,表演手法,以及音乐旋律都不同于蒲州梆子。北路梆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腔调高亢、激越,表演强健有力,音乐节奏直爽慷慨,表现了塞外人民强悍的性格,因而受到晋北人民的喜爱。
北路梆子艺术基础雄厚,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通俗流畅,与此相适应,在表导演艺术上重生活、重情趣、重唱功、重特技。该剧种行当分为红、黑、生、旦、丑五大行。其中胡子生、大花脸、青衣合称"三大门"极重唱工;小生、小旦、小丑合称"三小门",侧重表学业。
成风英说北路梆子戏源于其产生地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北路梆子刚劲有力,高唱入云,而又婉转盘旋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正是通过其唱腔、曲牌、和打击乐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当下她和戏友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对北路梆子音乐特点的把握,能更好地挖掘其艺术特色和精华所在。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创新,促进该剧种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戏曲是地域文明的延伸。山西是戏剧大省,原有52个剧种,现存38个,数量名列全国剧种之首。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
北路梆子从清代乾隆年间到民国时代的名家,分别是“十三旦”侯俊山、“十三红”孙培亭、“云遮月”刘德荣、“盖七省”董瑞喜。
解放初期,北路梆子开始复兴,出现了贾桂林、高玉贵、董福、安秉琪等名家。五十年代后出现了以唱功见长的须生李万林、以表演见长的孙一青、唱做兼优的翟效安等名家。
在当代,名家辈出,有被称为“全才须生”、获得过戏剧梅花奖的杨仲义、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成凤英、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贾粉桃、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詹丽华等名家。
几代北路梆子著名表演艺术家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唱腔风格创新有别的个性化,标新立异,唱出了高腔如“鹰击长空”、低腔若“鱼翔浅底”,得鸢飞鱼跃之妙,气势高亢激越、爽朗悦人,细节婉转圆润、妙趣横生,各自塑造出了令人难忘的独特的艺术形象和各自的拿手好戏,民间自有公论。
唱大戏天赋勤奋各半
记者的父亲曾经在山西省神池县道情剧团担任团长,记者对唱大戏的人分外尊重。研究发现能真正唱大戏的人几乎都有共性,那就是天赋勤奋各占一半。
无独有偶,成风英至小就是块“戏料”。不论生旦,她演啥像啥。她从生角到旦角,成凤英在变化中挑战自我,在传承中创新,在变化中坚守,国家非遗北路梆子在她手上得到传承发展。
专家和同仁们都赞同这种说法。
事实上,正是生角让成风英摘得梅花奖,旦角又让成风英赢下文华奖。在由男到女,不同角色和两个不同行当之间转换,成风英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完成高难度的跨越的?
世界上的事有时阴差阳错,成风英是女性,命运偏让她演男性。
成风英向记者表露,她演生角说来话长,迫不得已。
成风英读忻州戏校的时候最开始学的是旦角,头上戴着花,穿得漂漂亮亮的。但当时遇到了很多男同学处于变声期,声音出不来,老师就让她演生角。本以为是权宜之计,但毕业后进剧团,还是男演员少女演员多,领导就继续安排她演生角。
但隔行如隔山,从生角到旦角,难度可想而知。这期间,她每日的睡眠时间从八九个小时减少至四五个小时,白天晚上都在琢磨戏,也瘦了10来斤。好多人都说成凤英“脱胎换骨”了。其实这部戏就像她的一个孩子似的,从孕育到出生再到成人,这个过程对她来说真的特别难,不知道哭了多少次。当年的经历很是清晰。成凤英说,1979年她分配回原忻县地区北路梆子剧团,18岁,正是花样年华,赶上拍摄由北路梆子表演艺术家贾桂林主演的电影《金水桥》,皇帝身后两个持龙凤扇的宫女有一个就是她,转场时,导演也会抽空表扬,“这个孩子画起妆来,眼睛很漂亮。”
女人不唱小旦,改行演小生,让成风英左右为难。
虽然上学时有些基础,然而,从旦角再改回小生,还是很难,台步、圆场、走边、起霸等基本功虽然练过,但再拣起来总是别别扭扭。还有就是得学会穿三寸厚的靴子,要做各种高难度动作,比如“鹞子翻身”,“放大叉”等。
成风英在练功时属于很“狠”的那一种。练习双枪时,浑身上下尽是淤青。练跪步,膝盖上的皮掉了一层又一层。每天吊腿一个小时,直到失去知觉站不住才停……为了使自己更有英武之气,她还专门学了很多武生的动作。
好事多磨,从娇滴滴的旦角,成凤英变成了英俊儒雅的小生。《小宴》里骄狂凶横的吕布,《梨花情》里潇洒俊朗的孟天云……成风英皆作尝试,栩栩如生,深入人心。
《八大锤》是一出流传甚久的传统剧目,唱念做表繁重,由武小生或武生应工。剧中“陆文龙”独战四锤将时“探海”、“射雁”、“朝天蹬”等身段技巧表演精湛,极富观赏性,腿功及双枪的使用更为考验演员的扎实功底。
1996年角逐梅花奖时,成风英在《八大锤》中饰陆文龙。她表演的剧目是《八大锤》《哭坟》《画龙点睛》,演的还是小生。当年竞演梅花奖,她选择了这个难度很高的剧目《八大锤》参赛,在整个演出过程中,“陆文龙”有好多艰难、高端的动作,她得不停地耍双枪,靴底功、腿功都要跟上,时而“腾挪跌宕“,时而”双翎漫卷”,有时又“似雕塑一般“,硬是把一个活生生俏皮英武、有血有肉又可爱的少年英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
成凤英说,在戏剧界,小生拿梅花奖很难,女小生更难,单是脚底下的关就很难过。专家对此评价:“成凤英演小生,最可贵的是,功底扎实。更可贵的是,没有脂粉气,多了阳刚气。”凭借精湛炉火纯青的演技和多年积淀的戏曲文化的深层滋养,成风英夺得了第14届中国戏曲梅花奖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唱大戏要有经典大剧
唱大戏的,成大家的,必须拿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作品。
《黄河管子声》《情悟五台山》《我的挠羊汉》是成凤英主演的三部现代戏,被誉为北路梆子的新三部曲。
《黄河管子声》讲述了一个黄土地上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将视角对准黄河岸边普通人的朴实心理,贯穿全剧的管子声若一根红线,折射了黄土坡上的文化风情和人物心声。2005年,成风英策划了《黄河管子声》并出演女主角大花眼,这部戏在2007年进军全国第八届艺术节,包揽了中国戏曲最高奖“文华剧目奖”、“文华表演奖”、“文华导演奖”和“文华音乐奖”四个奖项。
《情悟五台山》,是继《黄河管子声》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大戏:为日寇凌辱遁入空门的女学生,与不忍看到自己被强暴、蒙受屈辱、国破家亡削发为僧的恋人一起,舍弃个人情感,走上抗日救亡道路。2011年上半年创作完成,之后在忻州14县(市、区)开始“接地气”演出,是一次佛国画卷的完美展示。
《我的挠羊汉》,讲述了解放前夕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跤乡农村三个年轻人在爱情、友情、恩情之间的不同抉择和命运,反映了跤乡挠羊汉生活的喜怒哀乐、命运的曲折流转、情义的忠贞不渝,是一部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本地文化底蕴的好戏。
成风英对记者讲,这三部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用北路梆子这种艺术形式讲述发生在这方黄土地上的故事。《黄河管子声》讲的是一条河,即黄河;《情悟五台山》唱的是一座山,即五台山;《我的挠羊汉》则是展现了黄河和五台山中间这块土地上的一种精神。
《黄河管子声》有一段戏,大花眼半夜三更主动拉二柱的手,成风英演不出来觉得女人不该如此。但导演启发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河边上的女人敢爱敢恨,爱的执着。
河曲是这部戏的故事发生地,到该县演出,当地的老百姓就说“这就是给咱们河曲人写的戏”。成风英还告诉记者,在武汉宜昌首演时,当地人起初提醒她们“我们南方不唱你们北方的梆子戏、不懂梆子戏,可能演出的时候观众要走一半,到时候你们要理解”。恰恰相反,不但演出时观众满场,而且还有不少进不了场的观众愿出几百块“借工作证”入场观看,谢幕时观众并且大声叫好,让她们再加演几场。
唱大戏更要传承创新
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始终在中华民族文化创造中占据重要位置。尽管戏曲迟至两宋年间才诞生和成熟,却迅速成为中国文化的卓越代表和社会各阶层最喜爱的艺术娱乐方式。
戏曲广泛汲取与吸纳了其他成熟艺术门类的精华。中国的音乐、舞蹈在先秦已高度发达,两汉时期造型艺术进入成熟阶段,各种杂技、魔术类表演节目和歌舞小戏也出现在全国各地,隋唐以后逐渐形成了城市娱乐市场,以说书讲史为特点的叙述性说唱艺术活跃其间,吸引了无数观众。而戏曲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把这所有成熟艺术融于一身,熔铸为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高度综合性艺术。
戏曲史上那些杰出作品所包含与传递的精神文化内涵,在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观众,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建构中起着重大作用。中国传统戏曲一直在传递以忠孝节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鼓励每个人在追求人格健全与道德完善的同时,讲奉献,讲牺牲,舍己为人,崇善弃恶,更有对丰富情感生活的积极追求。
成风英认为戏曲不是机械化、原则性地把这些抽象道德理念硬塞给欣赏者,它通过鲜活生动的故事内容与人物形象,凝练而传神地表现中华民族共同接受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对生活深刻而生动的表现,必定触动欣赏者的情感与心理,使戏曲经典作品的功能,远远溢出伦理道德理念单纯的阐述与传播。一方面,它利用精彩的舞台表达,让欣赏者在感动中自然接受了传统伦理道德理念,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优秀的戏曲艺术作品总是让人们看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同时自然就包含了伦理道德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鉴于此,成风英不仅专研北路梆子,也关注其他剧种,甚至有时候还玩“跨界”。
北路梆子要不断从其他剧种中吸取营养。为此,成风英大量地去看其他剧种的戏是怎么样的,关注着戏曲的发展。越剧中的干板唱就特别棒,北路梆子以前没有;她在《黄河管子声》中就运用了干板唱,有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2009年,她还与其他五位梅花奖演员共同合作晋剧《打金枝》,跨剧种饰演郭暧。
当主角和当配角,孰轻孰重?《打金枝》中郭暧是配角。常演主角的成风英在该剧中扮演配角,是否降低了身份?成风英是这么看待这个事情,她说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戏曲就是一种“角”的艺术,是与多位梅花奖演员合作,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她怎么把戏给过去,她怎么把戏递过来,每次经历是一次享受。
作为国家非遗北路梆子的传承人,坚守和创新是努力方向。怎样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发展?
成风英认为起码要把握好一个“度”。
她和戏友们在保留北路梆子慷慨激昂特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通过创新去吸引新的观众和年轻观众。
成风英对北路梆子经典剧目《血手印》《王宝钏》《金水桥》等都烂熟于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代人对经典古戏要有新的需求,新的理解,那么古戏就要有新的呈现,新的完善,让唱腔更符合人物。在《血手印》中,未婚夫要被行刑未婚妻夜不能寐但却一直慢悠悠地唱,这就不符合人物,成风英和戏友们商量改成一句慢之后接快板,表现人物的心急火燎。
成风英说,无论怎么改,必须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发展,得站得住脚,恰当好处地把握好一个“度”。
现在戏曲舞台更加重视舞美、灯光,也引入了交响乐伴奏,这都让戏曲更美了,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但她觉得还要注重一个“度”,比如就以交响乐来说,有一些是创新,但如果过多运用,压制了传统乐器,就“喧宾夺主”了。戏曲舞台也不能像话剧舞台那么写实,话剧上下楼可以弄个楼梯,但戏曲的上下楼就不能那么实,要看台步啊、亮鞋底等。
艺术相融是时势必然。成风英认为戏曲要有更多的观众,在剧场之外还要重视电视、电影等渠道的艺术融化。2001年,成凤英拿梅花奖的剧目《画龙点睛》拍成电视剧。《画龙点睛》是成风英早已演红的剧目,但她为了扩大山西北路梆子剧种的影响并通过“触电”,提高自己,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了戏曲电视剧《画龙点睛》。该剧的放映,取得极大成功,荣获全国第二十一届大众电视“飞天奖”。好多观众通过这部电视剧认识了成凤英,喜欢上了北路梆子。2013年,成风英多方筹措,将《黄河管子声》也搬上了大银幕。
“鸡叫了,天亮了,不进眼的阳婆上来了。才好了,又走了,可把个人心儿掏空了”。
“苦日子唱着过呀,难日子笑着走,香香甜甜的黄河水熬酸粥,黄河管子声呀听不够,河畔上苦菜开花也风流 ”
可以说,唱词优美,文化浓厚的《黄河管子声》唱红江南,并拍成实景电影 ,这在北路梆子历史上是里程碑式的大跨越,具有深远的意义。2007年10月,成风英和她的团队和同仁们从黄河岸边第一次跨过浩浩长江在武汉宜昌参加中国艺术节,获得巨大成功。
黄河河子声,是成风英心中的天籁之音。伴随着成风英学戏唱戏领戏一路风尘。可以说她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路走来。唱大戏岂能当儿戏,热爱大戏,传承大戏,才使成风英成了真正意义上唱大戏的行家里手,摘得了梅花奖、文华奖。
事业巅峰的成风英感悟,自己从默默无名的小演员成长到今天,靠的就是集体的力量。自然特别理解一个演员成长过程中的艰辛、无奈与渴望。她当团长以后,就给演员创造、搭建最好的平台,全力以赴,人力、物力全部上,帮助年轻人选适合自己的戏,然后去省里参演,也拿了不少奖项。
如今她卸任团长了,担任艺术总监,她就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拿出来教年轻演员怎么演戏,北路梆子不能后继无人啊。
俞立华、马彬和裴福林是成风英人生中的良师益友。她在困惑时常让她们给自己充电。俞立华和马彬作为忻州市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为忻州地方剧种的挖掘、整理、发展提供了应有的理论根据。尤其是对成风英唱戏做事有极大帮助。站在高人的肩膀上,成风英登上了艺术的高峰。
戏曲史上留下的丰富经典作品是民族文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那么,戏曲凝聚了传统艺术之精华,无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有道是:“欲知世上观台上借台上指点世上,不识今人托古人借古人提醒今人”。戏曲传承文脉,凝聚精华。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文化发展与建设的核心课题之一,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戏曲必将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为人民唱大戏,成风英一直行走在舞台上。
记者深知,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文化扶贫与物质扶贫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文艺是一个地方精神风貌的体现,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人民群众的时代心理。好的大戏,可陶冶精神,和谐社会。戏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承和表达中国文化精神的最具审美感染力的载体,唱大戏能更好地为忻州贫困地区的脱贫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风已穿上了绿色的衣裳,在我们眼前悄悄地走过。风是春天的歌唱家,在歌颂着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唱大戏的成风英深信在文化大繁荣的浩荡东风里,受时代的托举,国家的支持,北路梆子的精品大戏会不断涌现,人民群众会看到更多更好更美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