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歌王杨仲青
中视新闻观察员 郑志东
“隔山隔水不隔音,山曲曲串起了两颗心,大青山上卧白云,难活不过人想人”。
“水流千里归大海,走西口的人儿回来了”。这富有磁性且独具魅力的声音,是年近八旬的杨仲青给专访他的记者现场即兴唱起的民歌,雄风犹在,仍是如此的迷人而又让人怀想辽远……
杨仲青,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德民歌代表传承人,20世纪80、90年代活跃在国内舞台的山西著名民歌手,曾被誉为“黄河之滨民歌王”、“民间文艺家”等称号。他连续多年参与国家、省、市各级综合文艺演出和比赛,演唱河曲、保德等地的山西民歌数百首,获奖无数。首唱《那是个谁》、《难活不过人想人》、《想亲亲想在心眼上》、《人在外前心在家》等民歌至今在全国传唱不衰;曾为电视片《走西口》、《歌乡行》、电影《咱们的退伍兵》以及配合大型乐谱集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等配唱、录音和录像;搜集、整理、创作民歌500余首;有个人专辑《那是个谁》。
“一生唱民歌,民歌是我魂。一生爱民歌,民歌是我命。”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唱的。杨仲青演唱的民歌粗狂豪放、朴实醇厚,乡土味浓,能善于根据歌词的内容,结合自身平时的生活积累,力求使每一首歌曲幻化成为一幅动人的立体画面,带着乡音的歌唱走向全国,并且深得80、90年代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好评,黄河歌王的美誉由此产生。
媒体往往关注这些老艺术家不够,无情的岁月又磨砺着他们的年华,渐老而去。
淡忘一个大师,往往是忽视一个时代的存在。历史永远不会再重演另一个杨仲青。杨仲青再健康也难活过百年。记者与大师保德幸会,在以后的多年里,这些都会变成传说。专访珍惜今天,专稿留下纪念。
黄河自古就有歌
黄河的孩子会玩水,黄河的孩子会唱歌。杨仲青的民歌之缘就从自古就有歌的黄河边产生。
杨仲青出生在一个民歌演唱氛围很浓的家庭,自小受父亲的熏陶最多。父亲喜欢唱歌,唱那个时代流行的民歌,像《夫妻闹生产》、《四大宝》、《十二劝》等。仲青五岁起就听父亲唱歌,家里兄弟姐妹耳濡目染后来都成了忻州有名的民歌手,杨仲青、杨爱珍、杨仲义三兄妹都走进歌曲的世界,成了名家……
保德县城在黄河边上,是晋陕蒙三角地带,属于陕甘宁边区之后发展起来的晋绥边区。河对面就是陕西府谷县,陕北传过来像《大红公鸡窗台卧》、《横山上下来游击队》革命民歌以及陕北民歌《兰花花》、《赶牲灵》。也有内蒙传来的山曲《三十里明沙四十里水》这些歌。实情是,在黄河这个自古就有歌的故乡,仲青从小就听过,也唱过黄河的歌。
小学老师发现仲青音乐方面的特长后,经常给他吃偏饭,不仅单独教他唱歌,而且还给他排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王昆在广播匣子里唱的《兰花花》、《刘胡兰》、《白毛女》等,都是仲清模仿的素材。1983年,小杨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王福增老师忻州举办的30天短期声乐培训班,这是他接受正规培训时间最长的一段历史,受益非浅。
因为唱歌,小杨有了工作。1963莺歌燕舞季,他被破格带到部队,在河北官厅8327部队85分队任文艺骨干,开始了真正的文艺生涯。这支分队有“乌兰牧骑式”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之称。那个时候,一个营队拉歌也拼不过杨仲青作为文艺指导的半个连。仲青由于表现出色,被8327部队荣记三等功,誉为“王杰式的好战士”。
仲青1968年复员保德,1972年把民歌带上舞台,在黄河岸边高唱二人台《走西口》,一炮打响。
《那是个谁》唱黄河
《那是个谁》起源黄河,唱出黄河人的丰富情感。1976年忻州地区从上自下都进行文艺汇演和比赛。各县为争荣誉,都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保德县就推出了保德民歌《那是个谁》。这首歌由保德县文化馆音乐编导周培悟、杨仲青和弟弟杨仲阔3人编写的。此歌首演在保德县礼堂。
1979年,仲清以《那是个谁》这首歌参加忻州地区民歌汇演,赢得满堂喝彩,专家好评,省台录音。
1985年,《那是个谁》成了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咱们的退伍兵》的主题歌,仲青配唱。这部电影走红,这首歌也就随着电影在全国传播。
1986年,仲青用《那是个谁》和《三天路程两天到》又参加省里的民间音乐舞蹈大赛,获得一等奖。这首歌代表山西又参加了由中央文化部、广播电视部主办的声乐比赛,获得了二等奖。
1987年,仲青带着《那是个谁》这首歌去日本琦玉县参加了中日友好访问演出,让这首歌唱出了国外。央视“星光大道”走出来的阿宝向老杨学习这首歌,使这首歌进一步传播传承。
老杨在民歌道路上最辉煌的时候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90年代。1986年仲青调到文化馆以后,大大小小的演出、汇演、比赛很多,每年有五、六十次,其间录制成盘的民歌有七十余首,他作词配唱的不少。这不仅是他艺术生涯辉煌时期的见证,也是保德民歌走向全国的一段缩影。
黄河民歌有乡音
八旬虽老,歌声不衰。老杨说只要能唱,他就会天天唱,毕竟年龄增加,声带老化。这个年龄段老杨想多培养学生,经他提请,县里专门成立了一个保德民歌培训班,传承接班。
保德民歌是河套一代的民歌。保德与陕北一河之隔,往北走是河曲,再走是内蒙古。黄河流经这些地方,民歌有许多相似之处,陕北的信天游,内蒙口外的山曲,河曲、保德的山曲和民歌,均属河套文化的产物。
怎样唱出具有地方性的民歌味道又有全国听众呢?老杨认为,适当溶入乡音,方言恰当好处。因为民歌要走出去,得让老百姓听懂,如果都用乡音唱,全国老百姓会听不懂。对极具乡音特点的关键字要用乡音来唱。比如《那是个谁》里的“对坝坝”、“圪梁”、“要命的”这都是必用的乡音。因为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色地方语种。
乡音之外,要会润腔。曲谱音符简单,唱却需要润色,口语上美化它的色彩。把歌的辙韵唱得恰到好处。再介入科学的发声来演唱民歌,那肯定能把一首民歌唱美、唱好、唱得有味儿。
杨仲青这一代人,历经了国家困难时的苦痛,生活经历极其丰富,他们对民族,土地,亲情的理解方式非同寻常,所以他们的歌声是我们民族、土地、民众的呻吟。黄河歌声更与黄河边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关,与地方人文的传承有关。
杨仲青的民歌是传统文化中阴阳交错,互补互助的发声方法。他用嗓音鼻音,前庭交错的发声,有高低音和环绕,各司其职,美妙绝伦。黄河歌王杨仲青发挥到极致,演绎出精彩。
中国文化几千年,文化的大师就在民间。黄河歌王杨仲青作为民间艺人把自己的艺术童贞永远面向大众,唱则动情,情则是真。可谓感天动地,让人感觉此曲只应天上有。他真心真情真唱,也塑造了自己完整的公认形象,进而形成个人艺术传奇,黄河歌王就是这样锤炼而成的。
杨仲青告诉记者,唱民歌激活了其人生中方方面面的灵感,丰富了人生。他一辈子唱民歌,给他健康,快乐和方向。眼前的老杨年近八旬,却不像80岁的人,或许正是长期的唱歌使他气血流畅,老且青颜。他乐唱民歌,通过民歌,传达了保德的文化。就如《哪是个谁》,全国流传,唱响世界。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老杨说原生态歌,百姓接受,大众认可。好歌就在黄河边,余音绕梁百姓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