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博览千年长城 凝聚奋进力量
中视新闻观察员 郑志东
长城,究竟有多美?
两千多年来,它依然是中国人心里深深的精神根脉。
巍巍长城伴随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已走过了两千多年的漫漫沧桑,风风雨雨……
记者了解到,中国有56处世界文化遗产,唯独长城是中国和世界上工程量最大、体量最长的宏伟巨墙,虽然她只穿越了15个省市自治区,却是保持中华文明的宏厚基石,她占据了每个华夏儿女的心,因为她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和复兴愿景紧密相连,她真实地见证了民族的兴衰,更见证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世纪辉煌,她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有形印证。
事实上,长城对国人和世界的影响,不仅是有形的,更多的是思想、精神、理念上无形的一种无形有力支撑。每个中国人,都深知长城与中华民族文明的保持和延续紧密相连。
日月映血的长城时代早已遁入遥远的昨天,如今以残塬废墟的形式融入朔州人举办的长城旅游节,在这样的节曰里,历史的基因、记忆、气息等元素空前释改,长城一应俱有,更显浓厚。朔州域内的古墙老堡,曾用长达数千里的长墙重担,战略性地挑起朝代更替、御敌守邦的历史辎重和战事循环。过去浴火重生成生命的极致,如今的她更是生机勃勃,血脉贲张,仪态万方。
人们走进长城的生命谱系,流连忘返于广武城垛的伤口上、右玉撕裂的土堡里、平鲁倒伏的残垣前。此时此地,睹物思古,仿佛踋踩古战场,刀光剑影千军万马的逐鹿恍若眼前……
塞上长城游再开幕
秋雨绵绵,热情烈烈。9月15日夜,以“博览朔州长城 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的2021塞上朔州长城旅游节开幕式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紫晨广场隆重举行。
塞北晚秋,车轮驰时光隧道,骋厚重历史文脉。置身其间的人们不论是百车穿越朔州地界中国独一无二的长城天路,还是千人置身紫晨广场感受月下的烽火传递和观看金沙植物园里的精彩《寻梦桑源》……地点不同,感受相同,大家都仿佛行进在马邑从汉至今2000余年的漫长历史。
山西朔州作为中国北方最具特色的生态文化、长城文化旅游地之一,金秋连届举办塞上长城旅游节引人关注。长城旅游节,凝聚彰显着朔州儿女的精气神,折射昭示着朔州未来的壮丽和辉煌。
朔州市委书记姜四清,朔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云龙,朔州市政协主席张立新等在朔四大班子领导出席开幕式,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曙光,国家文旅部资源开发司国家文化公园办公室刘鹏,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王志国应邀出席,朔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王加关致开幕词。
朔州是长城文化的博览园,地处内外长城之间,历史人文厚重、塞外风情独特。长城作为朔州重要的文化标志,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齐时代。厚重的长城文化既是朔州的宝贵资源,也是全市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朔州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全省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决策部署,以建设广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重点,以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网为串联,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突出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更好地传承和延续历史文脉。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更好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兼具塞外文化和朔州旅游特色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目的地,不断提高朔州文化旅游美誉度和影响力。全市文旅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可以说,全市文旅建设彰显成效,全域旅游建设势头强劲,文化事业持续繁荣,文旅融合全面提速,市场环境和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全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和新的气象。
赵曙光在此次大会上指出,由朔州市人民政府、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朔州市委宣传部、朔州市文旅局、平鲁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举办的长城旅游节是深入挖掘长城历史、深入开展“游山西·读历史”活动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朔州市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做了大量保护长城、开发长城的工作,“长城博览在山西、精品揽要在朔州”正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朔州长城”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塞上朔州长城旅游节”已经成为朔州加强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旅游合作的重要平台。希望朔州继续发挥资源优势,精读细研“长城军事斗争史”、深耕力拓“长城文化新天地”、完善做优“快进慢游交通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更多长城文化新地标,崛起更高更强的山西文旅“朔州板块”。
王志国指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朔州历史上一张靓丽的名片。长期以来,朔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充分发挥长城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精心开展长城保护,科学利用长城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创造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多实惠,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幸福映在朔州每一位人民群众的脸上。希望朔州继续立足当地,结合实际,发扬钉钉子精神,努力把朔州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望月怀远》《昭君出塞》《长城》《华夏颂》开幕式上这几个集中展现塞北风情和中秋团圆的家国情怀的文艺节目以“音、舞、诗、画”形式上演,引人又胜,分外精彩。激昂号角,四起狼烟,金甲战士,舞台挥剑,台上熊熊燃烧的烽火象征着希望之火、奋进之火、复兴之火、和谐之火的盛世燃烧,旅游节盛大开幕。文明传承•爱我长城旅游文化嘉年华再度开启。爱我中华,护我长城,许卫东、尹成武、郝中华、曹俊、周礼忠、曹军、吴永春、王茂盛八位“最美长城守护人”以真情实感的动人故事把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朔州市以节庆活动为引领,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推动全市文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开幕式后的长城旅游推介会上,来自各地文旅局和各县(市、区)及市文旅企业代表围绕长城文化分别进行主旨推介、长城天路推介及研学推介,共有八个旅游项目签约。推介会上还展演了朔州地方戏曲耍孩儿、大秧歌、右玉道情等曲目。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座谈暨《2021中国长城文创大赛》启动仪式、情景体验《寻梦桑源》、长城文化主题研学游、中国朔州文创农产品直播带货展销会等多项活动相继展开,与市民游客共享文旅融合发展硕果,向全国各地宾朋展示别具魅力的五彩朔州。
尤其是9月17曰,由200余人参加,在朔州市右玉县、平鲁区启动的“朔州长城天路达人媒体骑行英雄汇”声势浩大,引人注目。这次活动以广发英雄帖的方式邀请国内知名的自驾游车队、骑行俱乐部等来到朔州打卡长城风光,沿长城游览朔州壮阔长城风光,感受朔州长城旅游。全程路线由著名景区杀虎口开始,沿西北方向一路前行至内外长城握手的地方——大同的将军会堡,继续向西,再行至长城与黄河握手之地——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另路返回至内长城著名的边塞名关雁门关广武旅游区。此次自驾旅游线路是一条经过三年探索尝试创作的自驾线路,可以近距离穿梭于长城两侧,让驾车者饱览山西境内的长城沿线风光。通过长城自驾游主题活动,将进一步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打造极富朔州特色和地域风情的长城文化旅游IP的进程,提升“长城博览在山西,精品揽要在朔州”的影响力。
人说朔州好去处
朔州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农牧交融带,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也是全国唯一一座位于内外长城之间的城市。
长城就是朔州的“院墙”。巍峨的雁门关是朔州的“南大门”,沧桑的杀虎口是朔州的“北大门”。
广武明长城、右玉三十二长城、桦林山长城、应县小石口长城等等,保存完整,形态多样,都是内外长城上耀眼的明珠。其中,筑于绝壁天险之上的广武猴儿岭段锯齿长城更是被称为中国长城中精品中的精品,其陡峭,其凶险,其壮观,着实令人惊叹。杀虎口,外长城上名传遐迩的“西口”,既是军事要塞,又是边贸重镇,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内蒙、外蒙的主要关口,是万里长城与万里茶道的交会处,又是集中展现长城民族交融文化的重要载体。
长城雄风在,绿色古道长。朔州长城堪称中国长城的历史博物馆。朔州长城遗存较多。现存长城327公里,长城历史遗存1649处,占到了全省的40%,关、隘、口、城、堡、峰、燧(sui)各种形制应有尽有,而且保存完好。作为长城的防御体系的古堡,在右玉就有上百座,被称为“中国古堡之乡”。朔州长城的历史年代齐全。战国、北魏、北齐、明代长城皆有。期间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众说风云、家喻户晓。其中李广、卫青、霍去病、杨家将等英雄史迹千古传唱。朔州长城最有气势、最具特色。杀虎口长城封山锁谷、穿河卧波,人称“水上长城”。桦林山长城筑于山势如海、山脊似浪、重峦叠嶂、异常险峻的桦林山上,犹如一条巨龙,蜿蜒攀升、穿云破雾,隐没在苍茫的群山峻岭之中。朔州长城最具军事价值。广武长城与新旧广武和雁门关、白草口,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这里曾经是历史上发生战争最多的段落。丰富的长城历史遗存,众多的文化传说,使朔州成了一个长城文化公园。
朔州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一个个朔州人物的精彩故事被久久传颂,广为流传。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马邑之谋大汉雄风,昭君出塞汉蒙和亲,三晋商帮慷慨走西口,杨家儿郎大战金沙滩,汉代才女班婕妤,三国五子良将张辽,中华门神尉迟,三代帝王师王家屏……
朔州以他独特的历史文化,讲述着胡汉交融的情深意长,讲述着游牧农耕合璧同辉的动人故事。两万八千年前峙峪人以石镞猎马,一万八千年前的鹅毛口人在这里草创农耕文明。在朔州历史文明演进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纷呈异彩的民俗活动,踢鼓秧歌、地方小戏等让人在喜庆祥和中体验塞北民俗风情。富有地方特色的木雕、石刻、剪纸、刺绣等民间工艺品、质地上乘的陶瓷,满足需求。
丰厚的历史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朔州境内名胜古迹不胜枚举,有世界上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建筑—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有全国罕见的以减柱艺术筑就的朔城区崇福寺,有秦代著名将领蒙恬筑城养马的马邑古城,有见证蒙汉交融、晋商辉煌的著名“西口”杀虎口,有全国最大、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广武汉墓群、有全国仅存的辽代古城“九塞第一镇”—旧广武城(”旧广武城),有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发祥地安太堡露天煤矿……
在朔州,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文化与旅游水乳交融,为人们的旅游攻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此同时,朔州还是北方著名的小杂粮生产基地。盐煎羊肉、怀仁羊杂、应县凉粉、糖干炉……来朔州体验地道的朔州美食,会让你的味蕾享受到极致的感受。星级酒店、生态庄园、特色民宿……各具特色的住宿设施舒适、温馨,让人有种回家的感觉。
绿色图腾高悬,凉爽品牌宜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北齐名将斛律金歌颂家乡朔州的一首千古绝唱。歌曲中那高远辽阔、草肥水美的塞外风情画,让人心生无限向往。炎炎夏日,朔州是实至名归的避暑胜地,这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年平均气温4.2—8.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湿润,清凉舒适,是京津冀地区短假期出行和自驾旅游的极佳选择。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西山百里生态走廊、神海湿地公园、桑干河旅游度假区等等都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朔州作为大同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必经之路上的节点城市,交通条件非常便利,境内大运、荣乌、大呼三条高速公路以及北同蒲和大原客专、韩原高铁三条铁路穿过,朔州机场项目也已正式启动,正在加紧推进。畅游朔州更加便利。
此地遍野是长城
从秦汉到唐宋,直至明朝,朔州一直是北方要塞,中原门户,历史给朔州留下了大量的边塞文化资源,分布之广泛,数量之多。内涵之丰富,在全国首屈一指。境内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防卫体系旧广武辽城,有掩埋汉代屯军将士遗骸的汉墓群和象征华夏文明的广武内长城、右玉明清外长城、平鲁明长城、宋代杨家将浴血抗辽的金沙滩等,至今雄风犹在,尽显边塞之苍茫悲壮。
记者从朔州官方获悉,朔州市现存长城各类遗存共计1649处,包括墙体137段长327291米,关堡118处(关6处、堡112处),单体建筑1384处(敌台429座、马面152座、烽火台802座、城楼1座),相关遗存10处(壕沟9处、挡马墙1处)。
朔州市现存长城涉及汉(秦汉)、北齐、明三个时代。
汉(秦汉)长城:分布于右玉县,共计7处(墙体4段长21291米、敌台2座、烽火台1座)。
北齐长城:分布于平鲁、山阴、应县,共24段墙体,长64923米。
明长城:分为内、外长城。内长城分布于朔城区、应县、怀仁市、山阴县及平鲁区(含墙体49段长112478米、关堡92处、单体建筑598座、相关遗存9处);外长城分布于右玉县、平鲁区(含墙体60段长128599米、关堡26处、单体建筑783座、相关遗存1处)。
天下若大同,长城为纽带。从广义上讲,中国古代有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分。他们之中又分为生活方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的各个民族,这些民族或发展壮大,或消亡归属,但“大一统”却是他们共同的追求,他们都是我们的祖先。
专家告诉记者,他们生活在长城内外的不同环境中,是长城把他们紧紧联结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和谐共生关系。
“和平和谐和睦”是世人所愿。专家认为,长城是构建人类和平的盾牌。中国历朝历代受“和为贵”理念的驱使,把止战和生存作为追求的基本目标,从而形成了修建长城的底线思维,即“筑盾不造矛”:宁肯耗尽国家财力去修建规模及其浩大的长城御敌,也不愿意把修建长城的财力物力去发展军事装备杀敌。历朝历代修建长城,除备战止战目的外,还有居住屯田、边境管控、内外交通、生活互利、贸易税收、习俗交流、文化交融等多种功能,包括保障和维护了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这些都是长城内外各族人民美满、稳定生活所必备的条件。依此而言,长城从第一块砖石奠基开始,就孕育着中国人爱好和平的基因,这种爱好和平的基因一直延续到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确立与推进。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王志国认为,长城是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见证。“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土尔扈特回归,都是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例证。修建长城,使长城内外各民族实现了和平共处,呈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繁荣景象。
长城是承载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丰碑,也是世界华人社会的精神图腾。修建长城是一项巨大的“国家工程”,从路线选择、关口敌楼设置、选材用料、防御功能建造等各个方面,都融进了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从战国开始直至清朝,从蒙恬筑长城到孟姜女“哭长城”,从戚继光长城御敌到1933年长城抗敌,从平型关大捷到击毙日军名将阿部规秀,正是凭着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凭着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誓死保卫家国的牺牲精神,一次次奋起,一次次抗争,才筑就了这项伟大的旷世工程,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文旅振兴正当其时
盛世兴旅,畅所欲言。
山西省旅游协会副会长赵双虎说,朔州广武长城是长城的一块瑰宝,长城线路也是最适宜自驾人玩的一条线路,各界要好好往出推一下,吸引全国更多的自驾旅游爱好者到此一游。
山西省旅行社商会秘书长刘志忠表示,山西省旅行社商会响应以文兴旅号召,群策群力,积极倡导所有的旅行社,对山西旅游再做贡献。
朔州市长城学会会长刘恒山认为,朔州高起点承办了两届塞上长城旅游节,一届比一届好,开发长城旅游资源已形成共识。尤其是依靠长城旅游节带动,长城已成为下一步朔州发展文旅产业投资的重点。同时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建设倒逼朔州长城文化产业走向快车道。刘恒山深有感融,他说嘉宾云集朔州,长城文创大赛启动仪式放在朔州,可以看出业界对朔州长城旅游资源的认同和肯定。
朔州市旅游协会秘书长张清军认为,通过活动,使长城天路更加深入人心,知名度提高。他建议要加快长城天路十三边、大河堡、将军会驿站的建设,让游客有一个休息用餐的地方。他土生土长在马邑,热爱自己的家乡。他说,朔州是典型的自驾游目的地城市,而且是国内唯一一座处在内外长城之间的城市,通过长城天路自驾游的衔接、可以带火整个朔州文旅。他建议编录朔州内外长城沿线的景点名录知识大全,培养领队和导游讲解人员,以人才兴文旅。
塞上秋美,朔风劲吹。千秋壁垒,人文壮美。
守望文明,放眼未来。朔州儿女将在新的长征征途上,再唱一曲岁月风华的时代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