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觅真趣
——2021太原《西游记》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八届《西游记》论坛侧记
中视新闻观察员 郑志东
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是许多人精神生活里不朽的名著,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已是深入人心的四大明星。可以说,一部《西游记》指出了做人的道理,指出了为官之道,指出了人类发展的道路,也能说,力量源于《西游记》,精神源于《西游记》,成功源于《西游记》。
2021年《西游记》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八届《西游记》论坛10月6日至8日在并隆重举办,会议由吴承恩西游记研究会、西游记网和国际西游记研究会,会同20多个单位和企业共同举办。
盛世盛会。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安徽、云南、贵州、四川、甘肃、湖北、海南、广东、广西、深圳等20多个省、市的《西游记》研究专家、学者、教授、书画家和《西游记》爱好者、以及有关方面的人士2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还特邀几十名嘉宾。慕名前来列席和观摩会议的人也不少,有上千人参加了和会议关联的活动。
唐僧邈已远,西游今尚在。此次会议在会长杨兆清博士主持下,紧紧围绕《西游记》与中国梦、《西游记》与思维创新、《西游记》与康养、《西游记》与旅游文化 《西游记》与高科技等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会议共收到论文20余篇,大家一致认为《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蜚声海内外。大家通过研究《西游记》,渴望找回人类祖先的伟大精神--追求自由的精神并且开拓进取,寻找更大的自由,造福人类,贡献社会。
西游记一直在路上
《西游记》从问世以来,就不乏读者。世世代代,古今中外,成千上万的读者在传代翻阅。功夫在书外,近年来又兴起《西游记》学术研究热,《西游记》取回的“真经”,历朝历代有识之士研究学习应运,西游记其实一直在路上……
吴承恩西游记研究会成立快20年了,20年来有这样一群人一路走来,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为《西游记》学术研究做出了贡献。20年来,大家都默默无闻,潜心研究,无私笔耕,既丰富了自己,又惠及了大家,也影响了一方。
近年来,吴承恩西游记研究会在弘扬《西游记》文化过程中,以孙悟空的大无畏精神和大家一起参与了防疫工作,见证了防疫工作的伟大胜利。为了更好的宣传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落实今年两会精神,庆祝今年防疫工作的伟大胜利,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落实一带一路的战略,分享西游记研究的成果。吴承恩西游记研究会千方百计把今年的论坛办的更好,根据以往的会议经验和有关情况,经吴承恩西游记研究会对山西的考察,发现西游记文化在山西传播很广,尤其在山西的娄烦、静乐、五台一带西游记文化深受人们的钟爱,西游记文旅产业发展成效突显,引人注目,完全具备召开这次会议的充足条件。
吴承恩西游记研究会所到之处,深深感受到山西朋友们要求在山西举办本次会议的热情。无论是党政机关的领导,还是一些优秀的企业家,以及西游记爱好者们对办会的热情都很高,很真诚,很感人。研究会在广泛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经研究商定,2021年《西游记》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八届《西游记》论坛,定于今年10月6日~8日在山西太原召开。
山西省,简称晋,位处华北,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称山西。省会太原,古时又称“并州”。山西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6%。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山西各地有着许多有关西游记故事的传说和名胜古迹,其中静乐、娄烦一带更多,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弘扬西游记文化。
山西,不仅有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而且是“五千年看山西”所言非虚。山西地上文物排名全国第一,中国人熟悉的神话传说大部分在山西,《诗经》中的“国风”中有关于山西的歌谣,唐诗重镇在山西,此次来参会的人员中有不少人的祖上都是山西人。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山西也有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的晋商文化。“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山西研究《西游记》正是相得益彰,锦上添花的事。
好雨霖霖盛会开,西游神话建论台。人和天润逢盛世,宾客八方太原来。6日召开会议预备会,确定了今年会议议程和今年研究会会长、副会会长及其《西游记》学术论坛委员会有关人选。7日上午大会隆重开幕,会长杨兆清博士主持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下午《西游记》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展示新作,即席发言赢得满堂喝彩。8日大会组织与会者赴西游记发源地之一山西省娄烦县进行参观考察、实地感受西游文化,探索西游文旅产业发展新路径。
记者观察,本届会议之所以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既是主办方总结往届会议得失,取长补短的结果,也是本届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布署,科学办会的圆满成果。
一是领导重视。记者调查,从始至终,领导们热情支持这次会议,积极参与会议的各项活动,以及在大会上领导们的讲话,都可以看出领导们对这次会议是很重视的。大家对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对《西游记》的研究都很重视,大家对这次会议和研究会的工作评价也很好。有些老领导、老同志在百忙中还指派专人出席了会议,以表示对会议的支持和重视。其中,娄烦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高度重视本次会议,县委书记李树忠,政府县长景博等县领导不仅出席了本次会议,而且还精心安排了会议代表们在娄烦考察的有关事宜,受到与会代表们的一致好评。
二是名流汇聚。此次会议,云集了来自全国的名流。会议应邀嘉宾中,有领导干部,有专家、学者、教授,有知名人士、书画家,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企业家,有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表演艺术家和当地的领导、名人、名流。其中92岁高龄的安静云女士,她是1943年入伍的老八路,她13岁当兵、16岁前线入党,在河北保定当兵,她是全国解放后周总理送的第一批战场下来的女兵到苏联学习的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的出席大会,为会议增加了无限荣光。
三是人气旺盛。会议参会人员,分别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因疫情的影响,会议开始只想搞一个20~30人左右的小型会议,最后却开成了200多人的会议。会议期间,参加与会议进行互动活动的有上千人,在网上互动的就不知其数了。这次会议和历届会议相比,参加人数是比较多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会议,其意义和影响也远远的超出了《西游记》学术研究的本身,不仅影响大,而且效果也很好。
四是广结善缘。在会议期间,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坚持务实创新,深入山西太原娄烦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的活动。娄烦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们高度重视这次活动,精心组织安排,全力配合,采写了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优秀调研作品。同时,会议还安排了与知名晋商愉快的交流活动,使与会代表切身体会晋商“穷则思变,艰苦创业,振兴民族,忠义爱国,信誉至上,诚信守义”的精神。
五是企业办会。这次会议,是主办方会同二十多个单位和企业共同举办的。办的很好,办的大家都很满意、也都很高兴。和企业办会的事实表明,企业需要文化,文化也离不开企业。共同参与这次办会的20余家企业,能把企业和文化有效的结合起来,挖掘企业的文化内涵,把文化作为企业的品牌,让文化为企业发展服务,让企业为文化发展助力,着着实实的发展实体经济的事,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从会议筹办到胜利闭幕这段时间,让大家深深感受到山西博大精深的“晋善晋美”的人文气息。
六是队伍出新,此次会议提倡要讲道德、讲文明、讲礼貌、讲团结,守规矩,要弘扬正能量。会议强调不仅学术研究要创新,而且也强调研究队伍要创新。会议反对西游研究中的伪科学,反对为了名利的乱炒作,反对西游研究中的不正之风。本次会议还注重推陈出新,重点邀请了一批骨干参会,同时还特邀了很多嘉宾光临会议指导。由于参会人员的面貌出新,会议开的很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七是成果丰硕。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分享会议的成果,这次会议材料准备很充分。主办方在会前就选定了会议主题,精心准备了交流材料。在会上交流的材料和研究成果较多,主题突出。有十几个人做了大会发言,即席发言的人也不少。大家的发言有水平,也有见地,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分享西游记研究成果,本次会议还收集了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四年来在会议上发表的几十篇文章,汇编成有几十万字的《〈西游记〉论文汇编》成果来让大家分享。与会者相互交流,受益非浅,相得益彰。为下一步弘扬西游文化提供了思路方向和有价值的参考。
八是达到目的。这次会议,对于更好的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普及《西游记》知识及其研究,分享《西游记》研究成果,丰富文化生活,传播梦想理念,创新思维模式,做到文化和经济有效结合,以文化引领经济的发展,重振实体经济雄风,推动国民经济的内循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九是宣传有力。新闻媒体的朋友给力,将此次会议的情况予以及时报道,并利用网络的平台进行现场直播,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会者达成共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就在于人们不断的反省和觉悟。在当今一切向钱看,急功近利的社会里,人们也在不断地反省和觉悟,也越来越有智慧,也深刻的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有识之士和为社会想做好事的善人也就越来越多。《西游记》学术论坛一届比一届办的好,证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西游记》,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追求国学,越来越多的人渴望精神的信仰。
孙猴子是咱娄烦人
“孙猴子是咱娄烦人”。山西省娄烦县的人都这么说。有此一说,并非空穴来风。明万历三十九年《静乐县志》载“孙行者,娄烦人”。中国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这个神通广大,鲜活灵动的美猴王孙悟空的生活原型就来自黄土高原的山西省娄烦县。
娄烦,春秋战国时期,古楼烦国曾在此立国。它与《西游记》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渊源。
记者查阅古典文献,明、清两代的《静乐县志》里确有“孙行者,楼烦人”的记载论证,当时娄烦属静乐县。《傅山全集》里也提到“花果山”“孙行者”。清康熙39年《静乐县志》载:“南乡近龙和者有花果山,取春夏间花果满山,为名也。或者附之以水帘洞,谓孙行者。”这里提到的“孙行者,娄烦人”,指的就是《西游记》故事中的孙悟空。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是经过群众初期创作与作家后期加工而产生的。其原型是猴子的人格化和人物的猴性化的产物。塑造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需要有一个适合的现实环境,即要有一个崇山峻岭、森林茂密、花果满坡、细水长流,适合猴子生活的地理环境,又要有一个水草丰盛马匹肥壮、宗教盛行,适合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在娄烦历史上都具备了。早在奴隶社会的第一个朝代,"楼烦”就以一个国家存在于中原以北,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杂居。
《晋乘蒐略》卷三十二(下)载:“周王绘图有楼烦国。”西周至春秋时的楼烦国绝大部分疆土位于今天山西省的中北部并延伸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和陕西、河北省境内。都城曾一度建在今日的娄烦县。公元前306年楼烦国被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灭掉后,“楼烦”这个地名就以郡、州、县、镇一直延续至今(明以前为“楼烦”,明以后为“娄烦”)。隋大业四年(608),隋炀帝看准楼烦这块风水宝地后便在这里建了一处行宫,并派李渊为楼烦郡的太守。李渊上任时,把九岁的儿子李世民也带来了。唐太宗李世民与《西游记》中的唐僧,至此在娄烦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了千古咏叹。
古代的娄烦庙宇林立,几乎村村都有寺庙,其中娄烦镇的三教寺、西街的禅院寺盐市崖的崇文寺、周洪山的普净寺、花果山的清凉寺,双井的宝峰寺等规模宏大,大雄宝殿、万佛殿、罗汉殿、地藏菩萨殿、天王殿、关帝庙、伽兰庙等几乎每个寺里都有。所有这些,都给《西游记》故事的民间创作提供了基础。
记者到娄烦县民间考察发现:这里不但有“花果山”,还有“孙行者”的遗迹,民间还流传着不少相关传说。
傅山笔记和《静乐县志》所记的这座“花果山”,亦称“龙和山”。位于娄烦县县城西二十里的马家庄乡境内。在这座山顶上的龙和寺内原来还供奉有“孙行者”石刻雕像,已经在“文革”十年内乱中遭受破坏,不知去向。
这座“花果山”得名于大明正德四年(1509)。《重修清凉山》碑文中有记载。静乐城南花果山清凉院龙和寺建于元成宗大德(1297-1307)年间。可见这一带民间有关“孙行者”和“花果山”比小说《西游记》成书的时间至少推前二三百年的时间。
“孙行者故乡”有迹可循。记者从当地民间传说中得知,“孙行者”是这座“花果山”所产生的一个天生“石猴”。他刚出世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时过不久,他就给当地官员带来不少苦恼和麻烦。当年这里气候温和,花果满山。山下东南方的潘家庄村盛产“蟠桃”,是专供天宫“王母娘娘”御用的“桃园”所在。“孙行者”出世后,由于无父无母,无人管束,不但自己随意进入桃园采吃蟠桃,破坏“皇家禁苑”的管理秩序,而且还把他的猴子、猴孙都带入“蟠桃园”内赖着不走,为所欲为地采食享受,把皇家专用的“蟠桃园”搅了个乱七八糟,致使王母娘娘的“蟠桃圣宴”无法举行。
又据传说:娄烦森林茂密,牧草广阔,水源充足,秦汉至宋元一直是皇家牧苑,隋唐设郡、县、监牧,唐宋为宪州,为历朝皇家养马的特区,牧马的“禁苑”,牧养着许多皇室和军队征用的良马。从汉高祖刘邦起,这里就是皇家放牧御马的“禁苑”。据传在“鸿门宴”上忠勇救主的樊哙曾在楼烦担任过“监牧”官;汉代名将霍去病、卫青,隋、唐名将秦叔宝、单雄信、罗世信,宋初杨家将等杀伐征战、驰骋疆场的坐骑,都是楼烦所产的马。
唐、宋时期楼烦一直是为皇帝饲养军马的“监牧地”。《旧唐书》载:“龙纪元年置宪州于楼烦监。”《新唐书》载:“宪州下本楼烦监牧。”唐玄宗李隆基时曾派三品官王毛仲到楼烦任知监牧便,专管养马。唐朝时,北方边境最多养马达“七十万,色别为群,望之如云”。“各处监吏虽分,而统系于楼烦(《旧唐书·地理志》)。”所以历史上曾有过“楼烦骏马甲天下”的美称。《西游记》中有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被迫将他封为“御马监”的“弼马温”去专管养马的情节。如果回到现实社会中来,在中国历史上最能具备“御马监”的地方,恐怕只有今娄烦了。传说中孙大庆被招安后,皇帝要他就地做官,他不干出家为僧。就地的官,可能就是专管养马的“监牧使”,由此而又演变为《西游记》中贬义的“弼马温”。直到现在,娄烦县带“马”字的地名还很多,诸如:策马村、走马湾、马道沟、老马坪、老马沟、马家庄、马家岩....
其时天性顽劣、喜好作恶的孙行者,却经常率领他的猴子、猴孙追逐马群,驱马竞驰,破坏放牧,令掌管放牧马匹的长官无比烦恼又无计可施。
玉皇大帝闻报,无比震怒,便派太上老君率领天兵天将捉拿未能得逞。却在龙和山留下著名的“楼烦八景”之一“龙和晚照”。
在娄烦县,直至今日有关孙悟空的民间传说口碑很多,但大部分是带有浪漫色彩的神话与幻想故事。其中有一个现实主义色彩很浓、具有史料价值的故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思考。
在唐朝时,马家庄乡潘家庄村有个读书人孙大庆。他能文善武,力大无穷,武艺高强,考中秀才后本想通过科举实现仕途,但屡试不第,因而对官府怀恨在心。恰遇连年干旱,于是他率饥民揭竿而起,以附近的花果山为根据地占山为王反抗官府。当时娄烦县的花果山森林茂密,山中栖息着许多猴子。孙大庆除了有“人兵”外,还训练了许多“猴兵”。每当官兵前来剿灭时,“猴兵”与“人兵”密切配合,利用山林洞穴的有利地形,以敏捷、凶猛的动作屡屡击败官兵。因此,孙大庆被人们称为“猴王”。但是最终孙大庆起义军因寡不敌众,被迫接受了“招安”。“招安”以后,孙大庆不愿意去做官,就在花果山的清凉寺出家当了和尚,师傅给他赐的法名叫“悟空”。因为他姓孙,人们也叫他“孙悟空”。悟空法师道心坚定,精研佛法,最后成为一代高僧,周游各地取经弘法,直到圆寂。
学者们认为,孙大庆率猴兵造反,后来出家成了孙悟空的现实主义传说故事,不是凭空产生的,应该有过历史事实,也应该有过文献资料,可能这些资料在沧桑变迁中失传了。如果将这样的人物编入县志的人物部分是当之无愧的。为此,人们判断傅山的《静乐县志人物》中的孙行者可能就是孙大庆。孙大庆出身秀才,比《西游记》成书早三四百年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猴行者的化身也为“白衣秀才”,很值得人们深思和考究。
娄烦学者认为,现实中的孙大庆与神话中的孙悟空有许多相似之处:皆是胸怀大志,不得志,而奋起造反;皆是搅乱过统治者的统治秩序;皆是占据山林洞穴率领猴兵同统治者打过仗;皆是在造反初期屡屡得胜,统治者“奈何不得”;皆是后来力不从心“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被迫接受招安,皈依了佛法;皆是最后因弘扬佛法维护佛教被人们顶礼膜拜。由此认定,出家后的孙大庆是《西游记》神话中孙悟空的最早生活原型。他之所以由凡人演变成神猴,是因为他领过猴兵,当过猴王。《西游记》中有关孙悟空出世和大闹天宫故事最早的起源地,应该是孙大庆的故乡今山西省娄烦县。
有的学者考证:“东胜神洲”“南瞻部洲”“五行山”等等《西游记》里的地名,都是从隋、唐到辽、金时期,几百年中黄土高原山西地区曾经沿传使用过的“佛名”。
花果山西南部20公里是海拔2700米的云顶山。云顶山至今森林茂密,飞瀑流泉,怪石嶙峋。娄烦县民间流传着许多唐僧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经这里时孙悟空降妖伏魔的神奇故事。大自然形成的孙悟空升天石、猪八戒坐化石、通天河千年老鼋石,天工神造,呼之欲出。从这些情况看,曾经是唐、宋时期“监牧”所在的古楼烦(今娄烦)花果山,确实就是早期“西游记”故事中的“孙行者故乡”。
从文物遗迹考证也有佐证。马家庄乡大圣堂村西北部有座花果山,又名龙和山,海拔1805.9米。花果山的清凉寺不知毁于何年,但是堆满破碎瓦砾砖块的废墟今日还在。在废墟旁至今保存着一座用方石砌成的八卦形小庙,被当地的老百姓称作“猴王庙”。庙前曾立着两个石柱楹联:“东胜神洲地,悟空旧居址”。猴王庙外壁上石碑立于大明正德四年(1509),《重修清凉山记》碑文中有“古记静乐城南花果山清凉院历年纪久”和“圣帝齐天”之语。1509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还未出生。
娄烦县之所以成为孙悟空原型的故乡和孙悟空故事的最早起源地,不是偶然的,是有历史背景的,必然与这里具有悠久的历史、曾有过的辉煌年代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基础息息相关。娄烦县的佛教文化自古以来一直很昌盛,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全大小寺庙共有七十多处,僧尼一千多人。据考证,这些寺庙大部是在唐朝贞观年间赦旨建的,唐太宗李世民显然对佛教情有独钟,他执政时下圣旨大建寺庙是有史实的。这或评与李世民小时候随父母在娄烦生活,与僧侣有交往,对楼烦略有偏爱有关。这个皇帝支持玄奘取经,支持译经,支持佛教在娄烦的弘扬。众所周知,《西游记》以取经为题材,是一部肯定佛教、宣扬佛教、充满佛教色彩的小说。它产生和发展的沃土必然是佛教文化昌盛的地区。而娄烦县在内的山西黄土高原地区,从东汉明帝永平年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开始,近两千年来一直是这样有佛教过多渗透的地区。据此而言,娄烦是《西游记》的发源地之一就一点也不足为奇。
记者认为,《西游记》中除了佛教色彩很浓外,在一些特定的场景情节中,也为大家展现了一幅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凝结图画。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破坏了儒家王权至上、等级森严的礼法秩序后,就遭到了道祖太上老君、佛祖如来,以及他们部将们的一致围攻。在取经路上,每当孙悟空与强妖决斗遇到危险时,也是佛教的佛菩萨与道教的星官们前来助战。《西游记》的这些描写,正是对既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又长期相互矛盾排斥的佛、道、儒三教文化的融合、提炼概括和艺术再现。在娄烦县至今还保存着一所始建于北周,兴盛于唐代,宋、金、元、明、清各代都进行过修葺的庙宇“三教寺”。寺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道祖太上老君和儒祖孔子的塑像,这样的庙宇在全国并不多见,《西游记》所表现的“三教合一”倾向,应该是具备这种独特的地区环境与文化氛围的反映。
万事皆有因果。种种现象表明,山西省娄烦县应该是《西游记》中孙悟空故事的最早起源地。《西游记》小说中唐僧的原型无疑是现实社会中的唐代高僧玄奘;孙悟空的原型则应该是山西省娄烦县的古代农民起义领袖孙大庆。正如娄烦县委书记李树忠所言,娄烦是大圣故里,因为历史有记载,文物有佐证,民间有说法,逻辑可推理。
心善天不欺,处处生菩提。会议之际,秋雨绵绵不绝,一地甘露洗谁心?天地偏爱西游人。
吴承恩西游记研究会会长杨兆清是中国古典文学与佛学研究专家,留日博士、著名学者、爱国侨领、中国交流中心名古屋华侨总商会会长。他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秘书长17年,曾任江苏省佛协的会长。他20岁那年开始接触佛法。1997年随着拨乱反正,国家宗教局还没有恢复,先恢复了中国佛教协会。其间杨兆清跟随赵朴初会长走遍名山大川遍访高僧,在南京栖霞寺成立四人僧伽班。他聆听上印下广法师开示《佛法与孙悟空》,创办了“吴承恩西游记研究会”,杨会长和会员连办十八届《西游记》论坛,把中国传统文化事业发扬光大,让《西游记》在新的时代赋予更深更广的内涵和意义。深受各界人士赞叹。
最好的世风,就是闻到书香,听到安静,看到从容。《西游记》的影响是深远的,有识之士大张旗鼓运作传承中国特色的西游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他们热心连办多届《西游记》论坛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阅读《西游记》,举办《西游记》论坛事件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