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 笔酣墨饱静不浮华
郑志东
寒冬腊月,红纸黑字,漾出春意。
“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书法家协会2022年元旦组织书法爱好者为当地群众新春献艺,书法成了暖冬一景。其中青年书法家秦军挥毫泼墨书写春联分外引人注目,他将楷书的端庄平正和浓郁的寅虎年春意,一幅幅对联就是一件件精美的书法作品,跃然呈现红联之上,不少观者叫好。
秦军年轻喜书,已有多个年头,一直笔耕不懈,渐入佳境。众所周知,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直观的视角审美,使书法艺术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凝聚力最强,感召力最大,传播面最广,生命力最长久的独特文化体系。秦军心有灵犀,自然融入书圈,在这个楷行草隶篆诸体源远流长的艺术体系之中,他尤其被楷书笔笔藏、笔笔收、形神兼具的艺术水平所陶醉,置身其间,苦练勤研,终得其妙,书艺提高。
走访秦军,畅谈他与书法的那些事。秦军1968年出生于神池县九姑村,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学习书法的条件并不乐观。启蒙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语文老师要求他和同学们每天写仿一张,第二天由老师红笔批改,同学们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看谁的字被老师画的圆圈多,给单调枯躁的学习增加了乐趣。秦军真正喜欢上写毛笔字是因为本村一位善书法的舅爷爷。秦军记得,每到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来找他写春联。这位老学究写的楷书一点一画犹如馆阁体,远近闻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秦军参加工作后,又幸遇冯耀,杨建华两位书法师傅,他们那些沉劲入骨,笔走游龙的书法以及高尚的人品,吸引秦军走进书法的殿堂,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工作之余,笔耕不缀,字字用心,寒来暑往,临摹柳体,二十余年,与人无争,与世无争,把宠辱置之度外,在字中悟人生,在字内怡情养性,小有成绩。秦军的书法作品入选2003年首届“羲之奖”全国书法篆刻大赛作品集;2021年,作品入山西省忻州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庆祝建党100周年《翰墨颂党永向前》书画展,以及神池县历年来书画展。成为山西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神池县书法家协会会员,神池县作家协会会员。
秦军写字十分认真,就如他为人一样踏实耿直。他学书从不走捷经,他从柳公权楷书学起,临习柳公权《玄秘塔》《神策军碑》,感悟到楷书不仅是现代汉字中的正式字体,也是当今书法艺术中的重要载体。他认为,不管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书艺的角度看,学好楷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说,唐楷之所以历经千年仍被大家一致推崇,凭借的正是严谨的法度和精到的用笔。史称柳公权用笔,讲究“心正则笔正”。历代书法家都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他们认为一个人的书法水平好坏和一个人的人品、道德、学识、涵养是密切相联系的。而书写者要获得比较好的艺术效果和艺术水平,就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用道德素质来反哺艺术水平。他始终坚信:不论从做学问,还是从学书的角度讲,第一步当然是选择楷书,俗话讲“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跑”。不能站立,岂能学跑?立是静止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是起码的要求。学书从楷书始、从点画始,就是为了先学成规矩。
功到自然成。笔者观秦军书法,他在楷书方面是下了功夫的,笔法劲练、稳而不俗,润而不肥的笔调结体,是其个人风格。秦军并没有求博,而是求专精,这一点正见他的心性,他不涉浮华,根据自身特点,踏实地进步。他的书法从柳体来,但他的楷书又绝不仅限于柳体,其中有对北碑的参酌, 也有对汉隶的兼采, 路径比较正统。
秦军书读多遍,其义自解。他说,有人专于行草,有的长于楷隶,有的长于篆籀,可以信念“博涉多优(孙过庭语),但也不妨自守“专工”。孙过庭曾批评“专工小劣”而称赞“博涉多优”, 但这绝不是绝对的。君不见有不少“博涉而不多优”的,也有不少“专工”而优的。秦军是“专工而优”的一个例子。他的心性才情在于楷隶,而似不在行草,所以他安此本份,安此根抵,才会有此成就,否则以己之短,求人求长则又何如?为艺之人定力可贵。这是一个“放任”,而不欣赏规范的时代。但是秦军的楷体法度美是一种经典。无论你如何放逸,经典总是不会湮灭的。草书的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固然可贵,而楷法的端严整肃也自有一种方正挺拔的美,不可取代。因此,颜柳欧赵同样辉映青史。
秦军沉湎其中,涵泳楷则,精益求精,真正达到了“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书谱》)的境界,规矩方圆,有严丝合缝之感,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传承中的创造。秦军的楷书重内蕴、重笔法、重结体、重书势的书风,正是对外表花哨、强颜造作书风的一个反驳,其着意在平实,而其作派在古雅,不若时尚之书作,多着意在新奇,而其标格在流行。秦军的书法作品,自然让人想起孙过庭那句名言,贵“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笔者接触的一些人对书法嗤之以鼻,不就纸上写个字吗?有啥了不起?非也!书法是一门艺术,它结合了汉字和中国独特的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作为中华艺术瑰宝的书法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电脑字体的广泛应用,书法的生存空间进一步遭到严重挤压,书法的实用价值大大降低。秦军以盛产月饼和胡油的神池县表述他的看法,在神池县的街面上,除了老字号品牌“长祥圆”“合什得”几家店铺用名家书法题写招牌外,大部分商铺招牌皆是千篇一律的电脑字体。长祥圆,合什得等经营者有文化内涵,他们的物货品质过硬,其招牌更是文化意味深厚,招牌题字或清秀俊雅,或古朴拙正,或洒脱飘逸,无不令人驻足欣赏,无形中增添了品牌的文化内涵,提升了老字号品牌的知名度。但是如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大街上的店面招牌多被电脑字体取而代之。在提笔忘字的社会,书法过时了吗?笔者就此同秦军探讨学书之路的执着坚守,秦军讲了他练书法的五大理由:一是书法能让人降浮去燥。书法让人安下心来,铺下身子,能吸收人的浮气、燥气,使人变得文雅,静心沉稳。二是书法能让人识美求善。书法是艺术,艺术是一种美的体现。学习和创作,就是对美与善的规律认识和规则运用。三是书法能让人腹有诗书。古人誉书法大家为“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之余暇,游手于斯”。书法离不开诗词句章,书法家要学好知识,这样就形成了好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四是书法能让人体悟人生。人常说“字乃人之衣冠”“品德不高,落墨无法”。写书法就是写自己,思想品味,情操,境界提高了,才有可能提高书法水平。书法是技术与个人品格的体现。欲写的一手好手法,必先提高个人对人生,处世的觉悟。五是书法能让人精神依归。书法博大精深,学无止境。如果你热爱书法,就是追求其中,沉浸其中,乐在其中。人间事事多纷扰,退居陋室成一统,是一种更高的追求, 也是一方精神世外桃园。如果你遇到什么烦心事也可以写写书法,让自己放松一下忘记烦心事。
不负韶华不负春,最是书香致远行。这无疑是年轻书者秦军坚持书法创作20余年的心路历程与学书感悟。时已大寒,每于寒尽觉春生,霜雪染尽,静候春归!秦军从腊月写到正月,天天写,曰日练,耐寂寞,行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