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玉:武有名堂文起风声
中视新闻观察员 郑志东
生命中有了当兵的经历,人生就不虚此行,此话有理。你看,杨金玉当兵时,血气方刚,“武”有名堂;转业图书馆后,年富力强,“文”起风声。
杨金玉身体硬朗,今年81岁,仍能自己骑着自行车在忻州市穿街过巷,送书访友。这正是受益于他当年干铁道兵的那种钢铁锻炼。他1963年入伍,1965年入党,在铁道兵47团服役。在部队先后任战士、司务长、管理员等职,曾多次立功受奖。服役十几年间,他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努力学习毛泽东著作,把助人为乐当作自己的行动准则;把艰苦朴素当作办事的基本精神;把拥党爱民作为社交的起码要求。他常说:“我一天不受表扬,就觉的愧对革命战士的光荣称号”。他言行一致,在部队从武时待人热忱,是名副其实的五好战士和雷锋式的学习毛泽东著作标兵。
当兵属“武”,他干出了名堂。转业从“文”,他又风声水起。他从部队转业地方后,担任图书馆长、文化市场管理科科长等,不管在何时何地,皆能武能文。一直以来,他发扬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尚武崇文,传播精神文明的种子,竟把忻州图书馆建设成为全国文明图书馆,他被山西省文化厅评为精神文明标兵,还被省政府授予“山西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退休后,余热不减,仍旧以其所长,为各单位提供有价值的图书资料,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留下佳话,曾被应邀入编《共和国历程--建国七十年先锋人物志》一书和《军旅骄子》卷等国家出版社重点大型丛书,其先进事迹引起媒体的关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其人生价值才能辉煌。杨金玉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1979年从部队转业,他没忘记自己曾是个军人,先在饮食服务公司担任饭店主任,1981年调到忻州市图书馆工作,1984年担任图书馆馆长。众所周知,干图书工作原本是个清闲行业,但杨金玉那些年却分外的“忙”。这些“忙”,是他心甘情愿自找的。他的原则是,只要对忻州经济发展有利,对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他就认,他就做。
人生如戏。从部队到地方,是杨金玉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由“武”转“文”,从头开始。他到图书馆以后,工作上面临许多困难,论文化,他不高,论业务,他不懂,怎么办?他十几年在部队,工作上从没有落后过,转业到地方,同样也不能落后。他就干中学、学中干,别人休息,他不休息,啃书本,记笔记。功夫不负苦心人,几年后,他不仅掌握了图书馆的全部业务,而且创新方法,工作起色。
原来的图书馆在城门楼上,图书摆不开,许多图书长期打捆放在那里。1982年,新图书馆开始动工,因没有列入基建计划,省文化厅只能从维修费中零零星星地给点钱。开工时,仅有3万元资金。
当时图书馆人员不多,杨金玉既要跑经费,备材料,又要兼顾图书馆的业务,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就在工程进展的节骨眼上,原馆长调走了,他就挑起了这副重担。为解决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投资28万的图书办公大楼和840平方米的宿舍楼,他在文化部、省计委、省文化厅、地区财政局等部门跑过不计其数。不能说不苦,也不能说不累,但他就是靠在部队的“铁兵”精神,硬撑着干下来,除跑回24万元基建资金外,还从省文化厅争取回流动图书车1辆。
图书馆硬件设施建好了,如何真正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又摆上杨金玉的议事日程。在别人眼里,图书馆工作就是买上图书,登记上架,等别人来借,既清闲,又舒服,可是服务的面很小。杨金玉想着怎样让图书馆为社会各界提供大服务起大作用。他把《关于加强和改进图书馆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呈送给市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期望得到领导们的重视,支持图书馆的工作。领导们想看点书,杨金玉就亲自上门送书。有些同志不理解,说长道短。但杨金玉认为,图书馆就是服务,上门送书,领导看书均付书款,又增进了他们对图书馆工作的理解,两全其美,何乐不为?真服务换来好效果,图书馆的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重视。1984年图书馆经费只有1.68万元,1985年增加到3.52万元,1988年为6.12万元,1990年达9万元,1991年又增加到11.6万元。
知书方能用书。为了方便区里的科技人员借书阅读,杨金玉倡导为科技人员办理特殊借书证,允许科技人员多借书,借时长。杨金玉发现,图书馆藏书虽然很多,但专业技术书籍却不多。鉴此,老杨就让市里的科技人员自己到外地买书,然后由图书馆报销、登记,作为图书馆藏书。此举不仅给科技人员解决了买不起书的问题,而且丰富了图书馆书源,真正起到了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别人告诉记者一件事,那年飞龙砖厂为节约开支就自行铸造烧砖用的铸铁车。最初因技术落后,一烧就把铸铁车烧炸了。杨金玉闻讯后,主动给砖厂送去有关技术资料,使问题得到解决。1987年图书馆拖欠施工款,这年腊月,工头登门要帐,但图书馆实在无钱支付,如若付不了,杨金玉也别想过好年。这时砖厂厂长李梓得知这个情况后,感恩图书馆曾经帮助砖厂解决燃眉之急之感,就借给图书馆1万元,杨金玉才过了这个年。多年来,图书馆和许多科技人员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新路村的齐双末刻苦钻研但苦于没有古建技术书籍,杨金玉知道后,就在图书资料上给予大力支持,助他摘下古钟公园的古建成果。
送书下乡,服务三农。书要有人看,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为了搞清全市的情况,杨金玉和馆里两名同志骑自行车跑了许多乡村,摸清情况后,就以市图书馆为龙头,帮助乡村建立图书室。图书室有了,但杨金玉发现借阅的人并不多。他通过调查发现,农民最喜欢手把手直接教给他们怎么做。针对这种情况,杨金玉发挥与许多科技人员有联系的优势,聘请了省、地、市10名农业专家作顾问,组成图书馆科技兴农顾问组,深入到农村搞科技讲座,实地指导,使“书科技”变成了“活科技”,书指导变成了活指导。与此同时,图书馆还组织了一支科技放映队伍,为农民放农业科技录像。这两件事都做到了农民们的心坎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图书馆的牵线下,山西省玉米研究所研究员潘良骥和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给播明镇大檀村引进100亩大白菜制种,并在繁育过程中技术指导,使所制种子喜获丰收,增加收入11.9万元,人均增收100余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杨金玉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图书馆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搞好服务,必须首先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图书馆经费少,搞培训,就得花钱,一说花钱,这事就难办。杨金宝想了许多不花钱或少花钱的培训办法,他积极与有关单位和部门联系,争取把一些省、市的业务培训班办在图书馆,这样既少花钱,又解决了培训问题。该馆先后争取回全省和全区图书系列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班,成人自考辅导班,电大面授班等等。当时使全馆20名馆员全部接受了图书管理业务培训,有12人取得了中专以上文凭,其中4人取得了图书管理专业文凭,取得中级职称者2人,初级职称者8人。从业务素质上看,所有馆员都具备了国家标准化图书馆要求的水平。
图书馆虽小,但贡献不小。这个图书馆先后被山西省文化厅授予首批文明图书馆;忻州地委、行署授予先进集体;1989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明图书馆。他个人被省文化厅授予先进工作者。
杨金玉在图书馆工作中,逐渐养成读书悟书为书的一种个人生活方式。如今退休了,仍旧不忘给社会提供图书服务。他80多年的人生体会是:当兵和读书,文武兼容,肯定能提高人的素养,悟理更能增强个人的力量,人生才有方向。而精神是自己内在本质的东西,这个东西的好与坏,轻与重,直接决定了每个人的人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