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云:烟火墨香风姿妩媚
中视新闻观察员 郑志东 山西报道
年过六旬的赵飞云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俗世中,以书画为乐,把自己的心打磨的天高云淡,淡泊透明,营造出一种“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的生活意境,在春夏秋冬中粗茶淡饭,感风吟月,于碌碌尘世里宠辱不惊,达观豁达。真可谓是:烟火墨香的岁月,风姿妩媚的人生。
人间烟火,谁都不易。赵飞云对笔者说,作为女性,任凭你学历再高,知识再渊博,心气再傲,身段再优雅,一日三餐,洗锅涮碗,打扫卫生,要占去一个女人的大部分时间。柴米油盐,生活是主题,在主题外,一个人能否有一些坚持和执着?她是幸运的,在百转千回的道路上邂逅了书法,温润了简单平庸的小日子,她左手是书法里的云水禅心,右手是现实生活中的尘世烟火,在经年过往中,互相渗透,互相互融合,彼此补充,幻化成生活中有节奏的旋律和五彩斑斓的彩虹。
赵飞云的书法是怎样练成的?她1959年生,忻府区人,中共党员,忻府区经信局副处级退休干部。其自幼受家父的影响,从小喜欢书法,她父亲文质彬彬,须发花白,一副大大的眼镜,颇有老学究的作派,他把墨轻轻倒入青玉色的墨碟,又麻利地将宣纸展开,一手执笔,一手扶案,一边审视纸张大小,一边构思着落笔之处,总是信手写下自撰联“建高楼千辛万苦,迁新居其乐无穷”。笔触之间行云流水,挥毫自如,行笔迅疾,起行收连贯,世间两种极致的颜色,浓烈的黑和寡淡的白,瞬间把女儿的目光吸引住了。
展纸,蘸墨,挥毫。黑墨落白纸的一刹那,大大小小的墨点,在白色宣纸间慢慢晕开,正如一朵朵大大小小的墨色莲花,盛开于无数破败的“蚕头燕尾”间,是那么的自然优雅,是那么的无拘无束,那种自然的纯天然的美,如当头棒喝,又如“醍醐灌顶”。赵飞云在父亲的指导下,渐得自然之气,非扭捏而成,身、心、手、笔合一,使笔画如涓涓细流,从心手内流出,轻闭双眼,深呼吸一口气,放松早已酸痛的双肩,提笔,反向入笔,行笔,展肩,翻折,一气呵成,蚕头饱满,燕尾利落。一点成一字之规,而往往就是这第一笔决定了字的形体,若第一笔落错,便是废字,而持笔的人也是一样,如同规规矩矩的楷书一样“端端正正”,但无论结果如何,享受过程的美妙,正是有如神助的墨香时光。
赵飞云认为,提笔有神,入木三分,书法精于钻研,贵于专注,一次次挥毫,苦练,都是为了下笔时的稳健,准确。每当手臂酸痛,虎口发红,汗珠滴入墨汁的一瞬,心便释然。而真正在宣纸上落下一笔重墨时,都像在演员的脸上画上一笔浓妆,每一笔都独一无二,每一笔又都是画龙点睛,有外形而不失风骨。脑中构思的不仅是字的形,更是字的神,纸上落下的不止有字的影,更有字的魂。
篆,隶,草,行,楷五体,构造了笔墨的世界。“颜筋柳骨”则是这世界最初始的血液,她就神游其中,任历史如微风般吹拂,艺术如浓墨般浸润,顿时心灵开阔如野,那些忧思的愁绪,在一缕缕墨香里,沉入大海,一颗素心在世味的烟火里,悄悄地开出花来。
64岁的赵飞云向笔者说,曾有3件事刺激她勤练书法。
第一件是,她办了退休手续后,早晚常到人民公园,原准备加入广场舞大妈的行列,但却被一群写地书的老头给吸引了。他们拿着自制的毛笔,以地为纸张,以水为墨汁,在地下起起落落,龙飞凤舞。她凭着早年随父习书的基础,也不由自主地拿起毛笔,在一个老者写的字上描来描去。还没等她把字全描画下来,有个70多岁的老头大声喊:“人家写下字是让人看,展示美呢?你看你描成个啥,多难看,有本事你自己写一个。”赵飞云当时一下脸就红到了耳根。老头说这句话时,嗓门特高,周围十几个围观看热闹的人,目光一齐向她射来,赵飞云当时浑身不自在,恨不能有一条地缝钻进去。赵飞云想,你批评我可以,声音应该低一点,自己也是国家工作人员,有脸有面的人,长这么大,在大庭广众面前受人批评还是头一回。这件事对她是一个深深的刺激。
第二件事是,2014年夏,她到北京旅游时,在国家博物馆参观黄永玉90岁书画展,他的展览大部分是荷花。有大朵荷,小朵荷,白描荷,画幅之大,飞云从来都没见过,“荷痴”作品对她震动很大。黄永玉是身怀九种绝艺的一个人。他善书法、绘画、板画、篆刻、建筑、诗歌、设计、文学等等。黄永玉说他最喜欢的是写作,想说啥就说啥,心是自由的。绘画养活了其余八种艺术,他在90岁(70岁和80岁各展一次)书画展上写了一幅字“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观展的人,看了都要热议思索惊愕,这给赵飞云留下极深的印象,书法之趣味也成了赵飞云日后不可或缺的墨汁味道。
第三件事是,2015年夏天,五台山书画院邀请忻州著名书法家周如璧,贺寿长,任俊威等人为环卫工人写书法。赵飞云看着他们个个写的字都好,真想得到一幅,占为己有。她从早上八点等到十点半,排在环卫工人的后面,那天太阳毒,晒得她汗流浃背,但为了得到一幅字,她义无反顾等,但等轮到她,写字的人说:“你是环卫工人吗?”,她说:“我是环卫工人”,其他环卫工人一齐上来证明:“她不是环卫工人,不能给她”。无论她怎样辩解,他们就是不听,一齐把她挤出了队伍,她当时又气馁又沮丧。这样等了一上午,也没有得到一幅字。经此,赵飞云2015年正式退休后,发誓一定要自己练习写字,成了书法爱好者。
赵飞云琢磨《论语》中“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之要义,最初临习《曹全碑》,又临刘炳森的隶书字帖,后临篆书《峄山碑》,一发而不可收拾。以篆入隶是赵飞云学习篆书后对写隶书的感悟。《乙瑛碑》《侯黑小子碑》《张迁碑》是她下功夫最多的碑帖,左临右习,听从高人教诲,不走斜路弯路,她现在写成的隶书,大家戏称为“电脑隶书体”。
“电脑隶书体”?这名称使赵飞云既高兴又沮丧,高兴的是,她有了自己的体势,沮丧的是,这像一个不雅的绰号,见不得人,是丑书的代名词。
赵飞云电脑隶书体特点:一是字形取自《曹全碑》的宽扁,但去掉了曹全体蚕头燕尾,形体舒展,收放自如,娟秀清丽,一波三折的特点。二是,字体粗重,横平竖直,弱化燕尾,取自《张迁碑》。三是,笔力浑厚,筋骨丰满而天然,笔画,横瘦竖壮,横轻竖重,瘦而不显其细弱而显劲健,壮而不见其粗野而见其雄伟,不露锋芒,含蓄待发,竖画外拓,取自颜楷。四是,凝聚了刘炳森厚重满溢,端庄匀称,书风凝重稳健,而又俊逸潇洒,将其竖细,横粗反转成颜楷的竖粗,横细,并且粗上加粗,细上更细,有过之而无不及。五是,将清朝伊秉绶隶书的笔画平直,分布严整均匀,绝少提按,吸收其间。六是,吸收欧楷露锋入笔,起笔轻入,去掉其切笔。七是,横画吸收了著名书家张启明老师的横笔抖动,笔的行进融入了心率的跳动,就像翩翩起舞的天鹅,节奏明显,一张一弛,一收一放,运用自如,绵里藏针,前呼后应。八是,自创游丝燕尾,稍有燕尾,似有似无,像游丝一样。
赵飞云的电脑隶书体争议不可调和,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吸收了曹全,张迁,颜楷,刘炳森,伊秉绶,欧楷,张启明等古今大家,演变而成的。现在有人评论电脑隶书体:整齐划一,规范呆板,属于俗书,是俗到骨子里的丑;也有人认为:规范整齐,厚重典雅,气势庄重,雄强有力,是大气的美。
艺术永无止境,艺术也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雅俗共赏是根本。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忻府区书协会员,国际文化交流画院忻州分院办公室副主任,忻州人民公园地书协会会长的赵飞云认为:“书者,应穷尽书体的状貌,展现不同的风姿,表现不一般的妩媚,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水平”。“在艺术观上,坚守民族传统的阵地,但又不墨守古人的陈规,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力求具有新的发展,追求尊重民族欣赏习惯的真善美”。
习书能提高人的整体修养,赵飞云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种展览并获奖。2017年获《书画学报》首届全国精品书画大赛银奖。2020年第三届全国精品书画大赛获银奖。2021年“东坡杯”全国诗书画家创作年赛书法类一等奖。2022年“亚运杯”全国书画摄影大赛获银奖。2021年忻州市直工委纪念党的百年华诞书法类铜奖。
星光在闪,日历在翻。静可化躁,和可化凶。如今卸下身上工作重担的赵飞云,走进了颐养天年的退休生活。她说,再诗情画意的人生,都会充满浓浓的烟火味,一味的烟火,一味的墨香都是短命的,只有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才是永恒的。
赵飞云近些年还为山西交流画院忻州分院写了院歌,为老年书画家呼吁,倡导公园地书,无不表达着她翰墨人生飘香人间的美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