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新文: 忻州邮电“大哥大”
郑志东
人们尊称司新文为山西忻州邮电系统的“大哥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司新文曾为忻州邮电做出过巨大的贡献。2003年12月2日《人民日报》以《电信局长的农家情》为题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如今虽说司新文退休了,但忻州邮电的人们仍没有忘记他。人走茶凉为世间常态,但对司新文来说,仍人走茶热。司新文退休至今,每年总有忻州邮电系统的一些领导和职工在阴历五月二十三约定俗成给他过生日,这让司新文十分感动,其实这也是他在位时所做所为让邮电系统干部职工感动换出的结果。
不可否认,眼前任何一项辉煌的事业,都有过来者的艰辛付出,人们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登上更高层楼。记者专访司新文和其同事,大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司新文1955年6月出生于忻府区十里后村,中共党员、工程师,历任忻州邮电局农线班班长、农村通信科工会主席、副科长、电信营销处副经理、忻州邮电局实业公司副总经理、忻州市电信工程公司董事长、经理,中国网通集团山西省通信分公司忻州郊区局局长等职。
传帮带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司新文参加工作第一天师傅粟五丑就给他讲了两个上纪世纪五十年代邮电职工大公无私,爱岗敬业的故事,他至今忆犹新。正是恩师的点化教诲,使他确立了为人民服务,才能嬴得群众起码尊重的朴素真理。
刘兴平调入忻州地区邮电局工作时司新文就是他的第一个领导,也是他的长辈。给刘兴平最深的感触是,司新文对学习的热爱超乎别人,特别是在业务发展和技术改进方面,司新文独树一帜,精益求精,在全区、全省、全国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和业务带头人以及优秀管理者称号。刘新平回忆,那个时候,他们内部奖金满分是100分,为了激励一线员工,司新文只拿5分,剩下的95分奖励,他均发给市场营销一线员工,说起此事,至今感动。
记者多方采访,司新文的业绩可圈可点,他曾二次荣获中国网通集团功山西通信公司先进工作者……司新文在1976年至1982年期间,根据生产需要研制了电话对线器、查线机和搬交叉工具。1991年设计并组织实施了忻州奇村支局农市联网工程,开通了全区第一个全自动农话交换点;1995年拟定了《忻州农话1996—2030年发展规划》;1996年起草《忻州市农村通信数字传输网方案》和《关于加快发展忻州市农村电话的建议》,年内组织实施了忻州农话自动化工程,建设农话自动交换点24个,敷设光缆200余公里,使农话收入由1996年的7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2237万元,农村电话用户由1996年的194户增加到2003年的55000户,使忻州农村通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司新文1998年调任忻州地区电信工程公司任经理,1998—2000年公司累计完成工程投资500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他2001年调山西省通信公司忻州市郊区电信局任局长后,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在郊区电信局服务区域推出了对电信用户的零距离服务理念,在巩固发展传统电信业务固定电话的基础上,又推出一项新业务,叫lSDN。ISDN是数字业务的一种,是宽带业务的前身。那时候人们对电脑才刚刚认识,对上网更是一知半解,而司新文倡导忻州公司主推的ISDN业务就是为用户提供上网接入服务的。
物稀为贵,那时候电脑刚在中国露脸,这个新生事物价格高,一台大概得七、八千块钱,而忻州公司面对的是广大的农村用户,七、八千块钱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怎么办呢?司新文就把当时市场上的一款价格适中,且能上网的学习机介绍给大家,这款游戏学习机能与普通电视机配套连接,这样就能用一千多块钱的学习机来替代昂贵的电脑,从而解决农村用户上网的问题。司新文一举两得的举措,既给老百姓省下钱了,又使公司的业务发展壮大起来。
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没人给企业干活,企业岂能兴旺?司新文从底层干到中层又到高层,他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以人为本促生产是司新文的一贯主张。2000年-2007司新文任郊区局局长,不拘一格选人才,全局有六个支局,其中三个支局长由德才兼备,开拓性强的临时工担任,打破了过去多少年来,由正式工担任支局长的用人机制,在当时邮电系统反响很大。
说句实话,一个小地方的普通工作者以其业绩登上国家级大报,并非易事。2003年12月2日《人民日报》以“电信局长的农家情”为题报道了司新文的事儿。
国家大报缘何关注这个小地方的小人物?事出有因。原来上世纪90年代初,电话业务刚在推开,真檀村是忻州当地有名的奶牛养殖、交易专业村。但该村的专业户打电话要跑十几里到乡邮电所去打,有时苦苦等上半天还接不通,常常因此丢掉买卖。1996年忻州上马程控电话时,司新文首先想到了这个村,尽管当时报名的只有20多户,数量太少,他还是决定要装。结果线到之后,一次性就装了72部,不多时就发展到700多部。信息传递及时,促进了经济发展,真檀村很快发展成为全市最富裕的村子之一。
庄磨镇人口不多,居住分散。虽然这里的农民早就做上了电话梦,可惜因为投资太大,工程一时难以上马。新文和员工利用旧电杆和旧电缆,把线路架到了该镇11个村,为农民一次就装上130多部电话。
据了解,忻州电信郊区局主要服务于忻府区的乡镇、农村。在司新文和员工们的艰苦努力下,2003年这里的16个乡镇全部装上了程控电话,总数达到2.5万部。乡村打电话难的问题解决了,但司新文并未止步,力推成立五台山网站。那时候知道网站的人很少,至于网站是干什么的就更不了解了。经过司新文和有关专家反复论证,1999年初,司新文终于在互联网上创立了忻州电信第一个网站-五台山网站。他编写了百姓通俗易懂的《因特网业务辅导教材》让忻州人尽快了解网络,使用网络,他亲自下乡讲解辅导,手把手地教农民上网。网站还协助忻州市政府召开了由各县主要领导参加的招商引资洽谈线上会。五台山网的建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促进忻州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没多久,上网用户就达283户。村里的一些农民企业家在司新文的指导下开始最早在网上推销自己的产品。2006年,他还成功组织忻州通信分公司农村信息化产品洽谈会,列入省通信公司市场营销案例。
作为通信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司新文在岗的30年间,在为农村、农民真情服务的同时,给企业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仅以农话为例,1996年收入仅7万元,2003年上半年收入就突破600万元。这个数字,在当年是很了不起的,称其“大哥大”,名实相符。
现在司新文退休以后继续发挥老党员的先锋作用,退休不褪志,他加入了7个公益组织,被忻州星火公益协会骋请为党支部书记。他发挥自己懂手机的特长,组建了天南地北忻州人互助群,他天天在群里转发新闻和充满正能量的各种链接。虽说年纪已大,黑夜漫长,但在司新文每天早起,微信群里较早的问候中,一天的日子无疑又酝酿出最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