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大春:文学归真才是春
郑志东
他很穷,生活中既是个捡破烂的,经济上又是个银行储蓄单为0的穷人;他很富,既写出90篇美文达40万余字,又聚集身边500多人,成立“齐大春与文学爱好者群”群内时时诗文不绝,日日熙攘热闹,倒也蔚为大观,成当地网络文化盛景,呈“富”有之状。
这个经济实“穷”,精神且“富”的人就是山西省繁峙县人齐大春。因此人身份和文笔修为的差异悬殊,越发引发众人关注,笔者饶有兴趣地采访了他。
人穷志不穷,总有出头日。别看齐大春身处社会最低层,中国顶级的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却是他文学人生的良师益友。
这四部经典巨著,既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也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齐大春写作的鲜活教材和指导老师。大春说,这四大巨著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写作参照。
齐大春熟读四大名著,深研四大奇书,也算是奇才,自从被弘扬繁峙人文景观和当地文化的《人文繁峙》主编慧眼识才,2019年4月8日编发大春的文章《憨山与憨山大师》,引起了读者的特别关注,随后发表大春第二篇文章《梦回姥娘村》,在繁峙文学界引起轰动。齐大春至此就大受鼓舞,一发而不可收,在繁峙文学界名声大振。其后诸多文字频频出现在《人文繁峙》《平型关杂志》,和市、省及国家级媒体。收破烂与写文章本不相干,而且有云泥之别,一个拾破烂的低层人却能写出大众爱读喜阅的好文章,其作品有何价值?这到是个耐人寻味,颇为有趣的文化现象,值得探访。
转眼间,2022年竟只剩最后90天,回望这悄然溜走的一年,齐大春感觉好像发生了很多事,见了很多人,却又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时间都变得了无痕迹?“为什么往事,总在呼唤着我把它写出来?”于是《又见家乡新变化》《五台山位置之辨》《二月古庙会焕发新生机》《五台山下粽子香》《砂河镇北山文化旅游区记》《父亲去世前后》《砂河憨山旅游景区故事多》《难忘的单田芳评书》《妻子手中的美食》《金秋时节话山药》《参加文代会前后》《繁峙网红》《吸人血的虱子哪里去了?》《文章是怎样炼成的》《小高其人》《村中那口老井》《齐大春与文学爱好者群》《晋绣坊参观记》《齐大春文学群晚会纪实》《繁峙豆腐》《写给繁中读书会的一封感谢信》《花线绳》《杨家将精神永远照耀我们前行》《砂河的烙画奇人马福军》《“国宝塔”参观记》《五百块钱与一个啤酒瓶》《繁峙秧歌与五爷庙》《我也为繁峙教育说几句》《慈母、文友与我》《黍米之乡—繁峙的黍米文化》《再说繁峙的黄糕》《温暖的文学家园》《针灸妙手.康养福地》《杀猪与杀猪菜》等多篇怀旧的文章映入读者的眼帘,那是真真切切的感情,那是热气腾腾的美食,那是真真实实的生活……无论那一样,总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对齐大春而言,有时生活都成问题,还写这些文章干什么?大春说,不为别的,就为了表达心中无处诉说的情感。文学,就是他的精神支柱。正是由此,用散文记录,成了他的日常。灵感来的时候,他甚至放下所有,就埋头一路写写写,等抬起头时,已是鸡叫天明。
与大春而言,苦艰是他人生的养分,又是他文学的源泉。齐大春至小受父母的影响,从认识语文书上几个字开始就喜欢上了读书。
有钱难买少年贫。大春小时侯搜寻装完洋灰的牛皮纸袋,把它裁成十六开纸,然后用母亲缝衣服的针丝把这一沓牛皮纸缝在一起,就是他闲划拉的牛皮纸本本。一切都从写日记开始,牛皮纸本也就是他的日记本。二年级开始写日记,写他看到的,想到的,从来不写空话,虚话,大话。为此,老师经常念他的日记,他得到表扬,觉得无比自豪,无比高兴,他对写日记就更感兴趣了。但真正使他喜欢上写作,源于三年级时他在全校师生面前露脸的这个美事。
其时上三年级的大春模仿课文上一篇《第比利斯地下印刷厂》,写下《我的校园》这篇常规作文,各个班级的老师都轮流拿着他的作文全校各班诵读。大春的班主任宣告,齐大春的作文《我的校园》力压全校,六、七年级学生写的也不如他!大春从老师的话中听出了他给老师长脸的得意之情。经此一事,同学们怕上作文课,可他就盼上作文课。这个习惯一直到了初中八年级。八年级,学过茅盾的《白杨礼赞》后,大春又写下《青箭赞》。老师看后用怀疑的口气问,大春,这是你写的?
大春偏科,上数理化还在下面写小说,结果连个高中也没考住,只能回家种地。
母亲看他不像个种地的料,就筹钱让他学裁剪,开缝纫铺。但命运多舛,他又经历了两次大手术。在治病养病期间,看书写文章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
世事难料,身体恢复后,又因养车出了事故而彻底破产,于是他就推上三轮车走街串巷收起了破烂。
齐大春说,自己没本事,挣不回大钱,只好做这个收破烂挣小钱的营生。这营生自由,自己能做自己的主。俗话说,“讨吃棍,难拿难放”。大春做惯了收破烂,就再也放不下了。收破烂时,每当收到值得保存的书后,他便珍藏起来,学习有用的知识。那篇上了《人民日报》《京津冀快播》以及新浪、网易、腾讯、凤凰等网站的文章《五台山位置之辨》,就是他从收回的书中获得资料,产生灵感写成的佳作。
齐大春的文章有个特点,就是过去的,现在的,但凡真实的生活事件,经他真诚的乡土情感,倾注笔端,满满烟火气息的文章与他的名字一下大火。阅读量,转载量,留言量直线上升,加他微信的文友接连不断。
齐大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写出的文章非常符合老百姓阅读。上过高等学校的人,不觉其土,写出了他们的怀旧情节;上过初中小学的倍感亲切,认为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各行各业的人非常喜欢读。称赞他真情真事的文章给繁峙文坛带来一股清新风气。
2019年12月27日,应文友要求他建了“齐大春与文学爱好者一群”,500人,以后又建了160多人的二群。2020年8月2日,兴旺庄村委书记任玉恩在拜读大春的多篇文章并了解其人品后,欣然以其名字在兴旺庄建立了“大春书院”,给更多喜欢文学的朋友一席用文之地。“齐大春文学群”的文友们先后在2020年8月2日,10月4日;2021年7月8日在“大春书院”举办“大春书院揭牌仪式”“大春文学精英国庆联欢会”与“繁峙文友祝贺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联欢会”。这3次文友聚会活动,在繁峙文学界、文艺界以及普通老百姓中间引起极大反响。
文以载道。从此,齐大春这个沿街串户收破烂的人不仅走到了普通读者中间,也走到了领导与学者身旁。
砂河四中老师赵瑞娟,曾发一文向大春请教,大春回答她:怎么你们文化高的人就好写些别人看不懂的毫无内容的东西?她虚心接受意见。又用真情和优美的笔墨重写此文,并在《人文繁峙》发表。
繁峙中学校长王存万邀请齐大春带领十几名文友代表走进繁中参观,并举行座谈会,让他讲话分享写文章心的,曾在繁峙教育和文学界引起轰动。大春一直用一部又破又旧,内存仅16G,经常死机的手机写作。酷爱文学的王存万知情后,带头提议文友们共同捐资,给大春换了部新手机。
繁峙籍人,曾当过领导的杨清明、孟元勋、田雷、冯覣等人曾这样评说齐大春。文学阳春白雪,收烂下里巴人,但在大春文章里达到和谐的统一,为什么?
他们认为,首先源于大春对文学的无限热爱和执著追求,勤耕不辍,天道酬勤,使他成名于家乡。艾森豪威尔说,世界上有两种职业,一种是爱好,一种是从事。大春从事的是再生资源的回收,这是为了生活。但骨子里,他最挚爱的事业是文学。天不负苦心人,促成大春的文字事业硕果累累,蒸蒸日上。其次,源于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只有一个对平凡生活无限热爱的人,才使他居于社会最基层而能有不懈的高尚精神追求,才会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日子里发现生活之美的真谛。其三,他特别关注这一块热土宝地的上所发生的一切,才有了从故纸堆里追寻出来的《五台山位置之辨》的大作,才有了今天这样一群精神上,事业上的良师益友和众多粉丝。
齐大春说自己仅是个普通百姓,他觉得文学归真,才有春天。他的愿望是多写,写真,能出本书。给社会留份至真纯朴,土色土香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