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神池道情
杨秀青
中华戏曲,百花园中齐争艳;
神池道情,千百年来共传唱。
蹚过历史长河,植根“三山两川”;
走过年轮变幻,世代口耳相传。
黄土情激荡在长城内外黄河两岸,
弯转调萦回在塞上人家余音绕梁。
这,就是国家非遗、文化瑰宝——神池道情,
这,就是大众艺术、戏曲奇葩——精神家园。
神池道情,积厚流芳,
源自道家,始于汉唐。
道歌抒情,乐声欢畅,清歌激昂婉转,
道情唱曲(儿),天涯难忘,清音传出终南山。
金代丘处机,开创龙门教,大定十八年(1178年),游方晋西北,说唱道情扎根,彰显神池风范。
元明清代和民国,戏曲道情兴,艺人欢畅,纷纷搭起子弟班,慕名合伙来攒班;
口里口外走西口,游子故乡情,乡音呐喊,唱响周边一片天,豪情跨越晋蒙陕。
神池道情,自立自创,传承民歌,融汇梆子,曲牌丰富,曲调优美,千锤百炼,独具韵味,七十二调,七弯八转。
吸纳“耍孩儿”“西江月”“滚白”“流水”“介板”精华,凝聚道情唱腔。历经“坐腔道情”“过街道情”“风搅雪道情”“戏曲道情”演变,呈现多彩绚烂。
梅笛、板胡、四胡、管子、唢呐、三弦,管弦乐器悠扬,烘托“文场”,丝丝缕缕,摄人魂魄。
渔鼓、介板、梆子、锣、鼓、镲,打击乐器铿锵,渲染“武场”,热烈喧天,荡气回肠。
公元一九五四,甲午马年,神池道情剧团组建。次年冬月,首次地区汇演,王占邦喜获一等奖,陈庭杰、段兴旺拿了二等奖,开门大吉,不负众望。
从此景象生机盎然,道情事业走向辉煌。
改革开放,迎来道情繁荣春天。办艺校,育新人,人才辈出,薪火相传;传统剧目,移植剧目,精彩纷呈,蒸蒸日上:神仙道化戏、生活戏、历史戏、现代戏,戏中有戏,好戏连台上演。
《湘子传》《张良传》《金沙滩》......历史名传,家国情怀,忠孝节义,脸谱轮转。
《烙碗记》《打灶君》《庄周传》......百姓故事,爱恨情仇,家长里短,千古美谈。
《夸月饼》《胡麻全身都是宝》《小羊泉如今大变样》......现代作品,与时俱进,感恩政策,讴歌发展。
奋进新时代,弘扬正能量,道情抒情怀,琴音传四方。
道情艺术美,千年赓续,美轮美奂,新风新尚,清风清流;
历史积淀厚,源远流长,精品正酣,名角璀璨,八方咏叹。
创新步步高,雅俗共赏,彰显内涵,传承浓郁特色精品,实干担当;发展影响大,以歌铭志,以曲颂德,光大地方主流文化,可点可赞。
推陈出新,老剧新品,讲好神池故事,唱好神池道情,万众瞩目,人民期盼;
时代新语,古韵今声,振兴道情艺术,繁荣群众文化,任重道远,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