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几个以独立平台推动电商扶贫的试验项目,觉得有一定创新,但还是不够理想,主要的问题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条:
1、习惯性的平台思维
觉得电商扶贫是新事物,单独搭建一个平台系统,把贫困地区的基本情况、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与诉求、贫困乡村的农产品信息,都放在这个平台上,希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可以通过平台直接资助农户、购买产品去实现帮扶的目的。这类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平台的用户在哪里?这又回到了一般地方电商平台的通病上:没有流量,卖不出东西。推广电商扶贫平台的成本依然是高昂的,而且能否在扶贫方面搞成垂直电商也是未知数。
2、依然固有的自我思维
电商扶贫,依然是电商,虽然是公益之事,但却要按商业来做,那就需要符合电商规律,简单的把贫困信息打包上线,只是一种我有什么就卖什么的思维,而想参与电商扶贫的人,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产品或项目对接,却不知道,更无法实现信息有效匹配。所以,马上就会产生下一个问题,即使电商扶贫的平台有流量,转化率也低,因为供给双方信息不对称。
3、尚需考验的信任基础
有人讲,街头上的乞丐99%是假的,那是职业表演而不是贫困者的求助。网上卖农产品的,有多少打着自产自销的噱头,但可信度有多少?所以,电商扶贫必须有公信力的背书。理想中设计的贫困户信息一上网,想救助者就可以直接打电话对接,实际上直接敢打电话的爱心人士不多,而敢接陌生电话的贫困户也不会多。更不要说,会不会出现利用这些信息骗农户的不良分子?因此,还得当地政府组织参与其中,第三方公益出面组织。为什么新浪微博公益、腾讯微博公益,首要审查信息真实度及实行公益机构认领制,原因就是要有公信力及信任基础。
4、值得推敲的运营成本
把所有的贫困户信息、贫困地区农产品信息上网,这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费时费力,而且要不断更新,其对人力、物力、财力是一个考验。“一亩田”2015年遭遇的挫折本质上是以小博大、力不从心的结果。中国农业太大了,一个互联网企业做不动。中国扶贫问题,更是一个举全社会之力的事情,政府做什么,企业做什么,社会力量如何参与,需要良好分工。
基于以上考量,当前的电商扶贫还是要再精准一些,再创新一些,更加的符合经济学、社会学的逻辑。基本建议如下:
1、放宽电商的视野
只要运用电商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促进了贫困地区发展,都算电商扶贫。帮助贫困户自己开网店算电商扶贫,通过电商企业帮助贫困户在网上卖出去也算电商扶贫;电商创业算电商扶贫,而在电商企业就业也算电商扶贫;卖农产品算电商扶贫,搞资助对接、项目对接也算电商扶贫;连放心商品下乡,让贫困户节支还叫电商消贫。具体要从贫困地区的人们需要什么、产出什么和愿意参与扶贫的人们能做什么两个方面考虑,不必纠结于一种模式、一种路径。
2、要善于用好现有平台
建平台是烧钱的事,好多情况下徒有虚名。现在各大电商平台、各互联网企业已经不约而同打出来电商扶贫概念。比如,淘宝上就有公益销售,每销售多少就提多少钱搞公益;再比如,微博公益、微信公益整天都在搞公益救助、扶贫帮扶。与其花代价自建电商扶贫平台,还不如拿出更多精力去在这些大平台上运作几个好的项目,这可能更符合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期盼。好的电商,卖出去东西是王道;而好的电商扶贫,让老百姓得实惠是根本。
3、要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
电商销售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不能简单地给大家说,这是贫困地方的产品,你快买,而是要详细地说,这是哪乡哪村产的,叫甚名谁,怎么种的,产品什么特点,一一说得清楚,让大家明明白白之后才好说买不买,买多少。而且,上电商是要有配合的企业或组织来帮助的,比如包装、存储、物流,这个信息最好也说明,这个中间成本是多少,农户能挣多少,而参与的企业又摊薄了多少成本费用或提供了什么公益赞助。比如刘敬文团队搞的维吉达尼,在这方面就做出了不错的探索,是值得借鉴的。还有一些农产品,必须深加工,无法分户展示,但也要详细说明覆盖贫困户情况,产地的详细情况还是要有。至于对口帮扶农户、资助学生、捐赠东西,还是让专业的组织去做吧,让专业的互联网平台去做,他们更专业、更精致,不要给电商平台捆绑过多的东西。
4、要有可持续的办法
不挣钱,只为扶贫,这个话可以讲,但要做得下去,却需要符合经济学、社会学逻辑,不能光靠补贴,不能老让做事的人亏钱,还是要有一套好的运行机制,按电商的路数来,否则,很难坚持下去。这就是所谓的:以市场之心做公益之事,以商道来行人道。比如,电商扶贫也要讲购物体验,让大家愿意买单;更要讲产品质量,说真话、道实情,让大家消费一个明白,坚决不能乱打扶贫标签。再比如,最根本的信任问题更要有一套办法,公信认证、政府背书、信息追溯等都得有。只有电商做大了,才好造福更多贫困农户。(二零一六年六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