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黄国明是一个名人,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企业家。他把遵义当作第二故乡,用实际行动扶贫济困,受到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一致赞誉。
1978年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市的黄国明,是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遵义福鑫钢铁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同时任贵州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贵州多彩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遵义钢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社会兼职有贵州省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贵州省企业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贵州省工商联福建商会常务副会长,遵义市福建商会会长。
敢于担当,挽救濒临破产的钢铁企业
2007年7月,在钢铁行业磨练多年的黄国明毅然将已进入正轨的玉溪华盛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托付给他人管理,只身一人来到贵州遵义,将濒临破产的遵义县原龙坑小轧钢厂收购并投入自有资金5000万元,重组遵义县福鑫钢铁制品有限公司。他以独到的钢铁行业理念和信心,对公司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改革。次月就开机生产并实现全年产值2亿元,上缴税收200余万元,解决就业300余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遵义福鑫钢铁公司俨然成为贵州省综合实力最强民营钢铁企业。其关联企业有遵义钢铁有限公司、遵义兴业金属回收有限公司、遵义福晟贸易有限公司、遵义宏通投资有限公司、贵州鑫经纬仓储有限公司,是省内唯一涉及多领域、资源整合,以钢铁冶炼、轧制为主,融合废钢铁加工、贸易、物流、投资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企业。
福鑫钢铁以“正义、激情、革新”为精神纽带,以“构筑抗震钢筋典范”为历史使命,全力打造“贵遵”牌拳头产品,并先后荣获“中国优质产品”、“贵州省民牌产品”、“全国质量稳定合格产品”和“全国质量诚信AAA级品牌企业”、“全国建材行业市场公认品牌工程建设招标与采购重点推广产品”、“遵义守合重信用企业”。
慈悲情怀,让农民工在家门口打工
“稳定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在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时的坚强后盾,帮助农民工返乡就业是贵州联合钢铁关爱凝聚员工的‘秘诀’之一。”黄国明笑言,在来贵州前,他一直以为贵州的劳动力很多,招工很容易。后来发现,大部分青壮年都到外地打工去了。通过走访当地很多家庭,发现大多都是老人和儿童,老人生病了没人照顾,孩子缺少父母关爱,学习和健康成长成为一大问题。
如果年轻人能在家门口就业有多好!于是黄国明就萌生一个想法:把外出打工的当地人接回来上班。随后,他赶回福建老家,成立农民工回归就业站,专门寻找企业所在地遵义市龙坑镇在福建务工的农民工,把他们请到自己在龙坑的企业上班,承诺待遇不低于在福建打工的收入。
“以前在福建打工,成天担心找不到事做,压力很大,家里的老人娃儿也照顾不到。”回乡就业的农民工廖茂泉感慨地说。现在好了 ,在家门口上班,不但收入高,还能同家人在一起,这是很多在外务工的人都羡慕不已的。罗巧二和毛国会都是农村妇女,无技能,在福建时只能找工地拌灰沙,做一天仅有80元。回乡来到福鑫后,一个月也能拿到三四千元。
这些年来,黄国明利用老家福建沿海的关系资源,增设多个招聘点吸引遵义籍农民工返乡就业。由于福鑫公司的工资与沿海企业差距在缩小,人均工资达到4500元/月,现已吸引了40余名本地人返乡就业。这样不但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缺乏亲情关爱等社会问题,所弥补的亲情还会大大激发致富能力。
回馈社会,扶贫济困见真情
2015年1月,在遵义县工经局的组织下,黄国明同其他的企业老总一起来到遵义县苟江镇慰问特困户。走访中,黄国明走进一位老奶奶家。老奶奶带着孙子,孩子9岁了,但不会说话。经进一步了解,发现孩子是智障孩童,孩子的父母出去打工了。看到这里,黄国明心里特难受,当即捐款2万元给村里,嘱咐村支书用于村里的扶贫工作。
今年3月31日,黄国明到市工商联开会。会上听说今年是道真攻关“减贫摘帽”的最后一年,脱贫的任务很重。一些大学生读不起书,于是,黄国明当即向市工商联表态,承诺资助10位贫困大学生。
今年5月19日,黄国明正在龙坑镇党委书记陈刚办公室办事,一对农村夫妇带着孩子走了进来。这是一个典型的特困户,小孩患白内障,父亲又是智障人员,生活非常困难。黄国明当即表示捐款5000元。
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同样引起黄国明的关注。一天,黄国明来到八里社区街上,发现群众没有活动场所,便承诺给3万元用于操场的建设。
只要听到群众有困难,黄国明就会伸出援手。近年来,黄国明已经捐出爱心款200多万元。
黄国明出生在福建沿海的一个小渔村,因贫穷,童年是灰色的。黄国明随父亲到处奔波,四处找事做,吃了很多苦。所以,黄国明最能体会生活在底层人的疾苦。“当上企业老总,有人说我实现了自身价值。其实,我觉得扶贫济困更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帮助别人,心里就有一种快乐感。做的好事越多,快乐就越多,这是找很多钱都换不来的。”黄国明脸上溢满了幸福。
“做企业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做。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稳定的职工队伍让企业赢得了市场的尊重和认可,成就了企业的今天。”38岁的黄国明对此坚信不疑。临别时,我问他:“你一个福建人,为什么在遵义这么多年,还做了这么多好事实事?”他呵呵一笑:“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