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东:村村都有好故事
中视新闻观察员 郑志东
黄尘迎春归
绿草盛夏来
蓝天仲秋至
白羊入冬肥
家乡四季,五彩缤纷。一位热爱神池乡土文化的后生,在如诗如画的自然大美中,不辞辛劳,动脑用心,寄情耗时,深度挖掘村庄故事,给本就大美的家乡,注入精神的因素,编撰《神池乡村地名故事》,让人唤起乡愁……
这本《神池乡村地名故事》,一经印出,就在读者群中广为传阅,让人爱不释手。虽然此书自编自费自印,数量有限,但作者承诺,如有需要,电子书籍,免费赠送,更是让读者感慨。
这个给村村都精编有趣故事的后生,叫张晋东。经他挖掘创作的百余个乡村由来故事,为乡村的地名赋予鲜活的生命,其上报的《乡村地名文化宣传保护项目》成功入选山西省2023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
地名,是人们回家的路
人有姓名,村有村名。姓名皆有讲究,村名更有说道。
久居繁华都市的人们,谁都想远离喧嚣,回村里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体验一番村里缓慢而宁静的农耕文化和浓郁的乡土生活,说起村子的名字,有时不禁要问,为啥叫了这么个村名?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张晋东就在村名上做起了文章,编起了故事。他发现,神池地名的由来多种多样,涵盖了自然、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
自然地理特征:地名常常反映了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例如,西口子村因其位于县城之西而得名;南庄子因其位于县城之南而得名。三道沟村,因有沟三道而得名。
历史事件和政治因素:四十亩沟村名、永祥山村的由来与历史事件或政治因素有关。
人物和传说:许多地名与历史人物或传说有关。宰相洼村就是源于村里出过宰相的传说。
吉祥话或谶语:一些地名包含吉祥的寓意,例如凤凰山村。
文化和社会因素:水碾村地名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特征.........
张晋东在神池县这片四季如画的土地上,他用自己的脚步和笔触,为乡村的地名赋予鲜活的内容。他坚信,地名,就是人们回家的路。
地名,是村子的精神图腾
谁不说俺家乡好,景美名响惊四方。张晋东,热爱学习,美化故乡。他从中专学历起步,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修完大学本科学历,尤在汉语言文学领域深耕求学,有所建树。
如四季变化,张晋东的人生之路,起起伏伏。
2003年前,张晋东从事政法工作。其时,他每天坐在办公室,接待来访者。来访者的诉求各式各样,张晋东与他们一边交谈,一边在电脑上不停地报送矛调进展。
这段忙碌的日子里,张晋东与来自不同村庄的诉求人打交道。人名中的地名,地名中的人名,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由此他突发奇想,每一个地名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每一个来访者,也不仅仅是一个个体,他们的诉求与地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复杂而又生动的社会画卷。
张晋东渴望,把来自不同村庄诉求者的矛盾化解在人们出门的路上和回家的路上,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安心出行、放心回家。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却热衷追逐外面精彩的世界,渐渐淡忘了家乡的一草一木,忽略了那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多数人只晓得村庄的名字,却不晓得村庄的来历。但张晋东从未忘记,他对家乡的热爱始终深沉而炽热。他琢磨着县里的村子,总想着,村子为啥要叫那个名字?
2004年,张晋东调入神池县人事局工作,在这个单一工种的岗位上,他默默耕耘十几年。尽管汉语言文学这个他所热爱的领域一度被荒置,但他内心的火焰从未熄灭,村名故事已在他的构思中……
探究村名,当结地气。当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张晋东毅然放下城市相对舒适的生活,选择投身农村。为了包装农村,他走农访民,写下了宋村的由来故事。这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让宋村拥有了独特的精神图腾,村民们骄傲地宣称:“我们村也是有故事的村。”正是这一次成功的尝试,更是点燃了张晋东心中立志要为乡村书写精彩故事的火种。
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张晋东操上了为神池各个村庄名字编故事的心。2020年,晋东任期已满调入原太平庄乡工作。他以3万字的扶贫经历总结过往,更以“讲好扶贫故事和讲好南山故事”为新的使命,踏上了振兴乡村的征程。此后,他更是不辞辛劳走村串户,只为探寻那些隐藏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地名故事。
天总不顺人愿。撤乡并镇的浪潮曾让张晋东的渴望与盼望一度破灭。他原来工作的地方充满浓厚的地域文化,比如大磨沟的大云寺和道情的来源,板井的搬倒井和娘娘庙的传说,这些均是他创作的源泉。但因工作需要,组织调动他来到他自认为一马平川、地域文化稀薄的贺职乡。新的工作环境让他仿佛失去了创作的动力,陷入了迷茫与消沉。
心有则有,命运转机总给心里有想法的人。张晋东单位宿舍上铺的常同事是贺职本乡人,他在与同事的接触交流中,得知贺职村有条古老的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这个消息犹如一道闪电,瞬间点燃了张晋东内心深处潜藏的好奇心。那天未等天亮,张晋东便迫不及待地拉着上铺的同事兄弟走进那条神秘的老沟。
生根总要发芽,开花总会结果。从此,贺职乡的第一篇地名由来故事在张晋东的笔下诞生,如同春天的第一朵花苞绽放,接着是第二篇地名故事、第三篇地名故事……一篇接一篇,篇篇精彩,有料有味,脍炙人口,张晋东的文字仿佛拥有魔力,把贺职黄夷氏象爻、赵官庄北宋南瓜、宰相洼辽金虞氏家族墓、小村明军屯田、桥上康熙帝巡河等等内容,这些被岁月尘封的地名背后的故事,由张晋东一一唤醒。工作之余,张晋东为了收集这些珍贵的地名故事,不辞辛劳,足迹遍布了贺职乡的每一个角落。
一年一辆车,两年跑废两辆车。为了挖掘县川河源头六家河村的渊源,他和文友把车陷入沼泽地,费了好大劲才弄出车来。这样的事,数不胜数。每年光修车、换轮胎的费用足以购置一辆新车,而他微薄的工资几乎全部投入到了这条“回家”,寻找精神图腾的路上。路途的坎坷、经济的压力,都未曾让他有过丝毫退缩。相反,每一次的困难都成为他前行的动力,每一次的挫折都坚定了他守护地名文化的决心。
2024年,他已完成全县8个乡镇、86个村的地名故事。这些文字,犹如繁星点点,照亮了神池每个村落的历史天空。
张晋东走过崎岖的山路,那深深浅浅的脚印,是其执着的见证;张晋东拜访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从他们口中聆听岁月的诉说;张晋东查阅过堆积如山的古籍,在泛黄的书页间寻找失落的记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岁月的尘埃中,张晋东挖掘出那些被遗忘的故事,让一个个地名重新鲜活起来。
每一个地名,都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是一方水土的文化传承。张晋东深知这一点,他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心灵聆听历史的回响,用文字书写着家乡的传奇。他的努力不仅是为了记录过去,更是为了让后人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让那份浓浓的乡愁有处安放。在张晋东的心中,地名是家乡的标识,是心灵的归宿,是无论走多远都能指引方向的灯塔。
张晋东,这个神池县乡村地名故事搜集编写的先行者,用他的坚持和奉献,为家乡留下了一份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张晋东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注家乡的文化,去传承历史的记忆,让人们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依然能够记得住乡愁,找得到回家的路。
人依地栖,地以人传。地名,如同一把钥匙,开启着历史的大门,承载着文化的记忆,寄托着人们的情感。
神池,这片广袤的土地,孕育着丰富的乡村地名文化。这些地名,或源于古老的传说,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事件、人物典故密切相关。它们是神池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张晋东故事的讲述,我们走进神池的乡村,探寻那些富有魅力的地名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充满神秘色彩,有的洋溢着浪漫情怀,有的则见证了英勇与坚韧。它们不仅是对地名的诠释,更是对神池人民生活、情感和精神的描绘。
读者反映,他们通过这些地名故事,领略到神池乡村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地名背后的故事,展现了神池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传递着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一些在外的神池游子对记者说,地名也是一种乡愁的寄托。当他们远离家乡,地名成了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牵挂。村子让他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感受到来自故乡的温暖。
张晋东希望自己编撰的《神池乡村地名故事》集,能为人们带来一份对神池乡村的深深敬意和对家乡的浓浓眷恋。笔者由衷的祝愿,人们一起走进这些故事,感受神池地名文化的魅力,共同守护这片我们热爱的土地。
《乡村地名文化宣传保护项目》成功入选山西省2023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沉甸甸的荣誉,终于垂青了这位辛勤耕耘的年轻人。
故事,总是产生在有故事的人身上。1979年出生的张晋东,一直乐此不疲。他作为中共党员,一直奉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2004年聘为《忻州晚报》特邀采编,连续3年被忻州市人事局评为“优秀宣传员”,其间挂职贺职村任党支部副书记;2007年负责单位文字材料撰写和年报统计等工作;2012年借调至县发改局落实全县重点工程工作;2015年负责全县事业单位岗位和职称管理;2017年驻太平庄乡宋村担任第一书记,自费为民修路建村标,连续举办四届乡村莜面文化节,打造宋村莜面品牌,被忻州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市农村优秀第一书记”称号;2018年组织全村青年返乡创业,主打跑坡羊和溜沟牛,被山西省第十届大众科技论坛组委员会授予“山西十佳产业扶贫优秀第一书记”称号;2019年,扭住南山特色编写宋村旅游扶贫行动纲要,成功被山西省文旅厅确定为旅游扶贫示范村,被忻州市委、市政府授予“驻村帮扶工作模范第一书记”称号,并登上山西电视台《第一访谈》栏目,其扶贫事迹编入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发行的《掷地有声:山西第一书记故事》。2020年调入太平庄乡退役军人服务站任站长,2021年调入贺职乡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任主任,被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全省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带头人;2024年任神池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
岗位变化,初心依然。张晋东说:故事仍在继续,下回更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