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武汉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科在法学院217B会议室举办“民商法教学科研指导座谈会”,台湾大学名誉教授王泽鉴、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王利明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与法学院民商法教研室全体教师及在校博士生共聚一堂,围绕民商法教学科研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伊始,主持人张善斌教授向莅临本次座谈会的王泽鉴、王利明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武大民商法学科的发展历程、师资结构及教学科研现状,并邀请两位嘉宾对教学与科研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王泽鉴指出,两岸民法学同根同源,在互学互鉴中共同发展。在介绍中国台湾地区民法学发展历程后,王泽鉴总结出中国台湾地区民法学教育与研究的三大基础:一是注重法释义学的体系化功能,维持内部体系与外部体系的和谐;二是注重法学方法论的建构,提供法之适用应依循的思维方法和规则;三是注重法律教育,以案例研习作为法律教育的核心。
王利明以人格权法为例,指出在技术革新背景下,民法学正面临新的挑战。诸如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的法律应对机制、公开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规则的构建、个人信息可携带权与删除权的实现路径、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中神经信息的法律保护等问题,亟待民法理论予以回应。
孟勤国在总结时对两位嘉宾的指导表示感谢,并进一步强调,民商法研究应坚持体系化思维,同时应立足实践,牢记“生活之树常青”。
本次座谈会通过多维视角碰撞,为推进武大法学院的民商法教学与科研提供了有益启示。(武汉大学法学院)
编辑:石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