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以下简称“民法学研究会”)现有正式成员二百余人,其中理事29人。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由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金可可教授担任,副会长由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徐澜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彭诚信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朱晓喆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世刚教授担任。
2024年,民法学研究会坚持政治引领,坚定理想信念,围绕《民法典》开展工作,在全国的民法理论与实务界树立了“上海品牌”。
一、主要学术活动
1.2024年4月12日下午,“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116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主办。研究会副会长彭诚信、朱晓喆出席会议并致辞。
2.2024年4月18日,“民法典背景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适用研讨会”在同济大学法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司法界、律师界、建设工程行业领域、学术界的40余名代表以及多名同济大学和其他院校的学生参加了研讨会,共同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适用的焦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法学会投资与建设法治研究小组、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和上海仲裁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业务研究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法学院工程法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金可可教授作总结发言。
二、主要学术成果
(一)课题研究
1.叶名怡(理事):“夫妻财产协议类型化研究”,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2.刘颖(成员):“数字时代算法消费者的公私协同保护体系研究”,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3.刘骏(成员):“关联性担保统合研究”,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4.李潇洋(成员):“金融交易领域穿透式审判的规范基础及边界研究”,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5.汪倪杰(成员):“《民法典》安全保障义务规则适用中的疑难问题研究”,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6.李姗萍(成员):“身份协议的类型及法律适用研究”,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7.方斯远(成员):“民事诉讼视野下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研究”,2024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二)发表论文(仅列举CSSCI来源期刊)
2024年,民法学研究会理事、成员在论文发表上取得丰硕成果。26位理事、成员发表了共计42篇CSSCI刊物以上的论文。其中,法学CSSCI刊物27篇,扩展版10篇,一般CSSCI刊物5篇。
1.彭诚信(副会长)
(1)《领域法学视野下的数字法问题》,载《政法论坛》2024年第1期。
(2)《我国死者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私法构造》,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3)《公共数据资产质押的理论澄清与规范构造》,载《法学杂志》2024年5期。
(4)《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法学知识创造》,载《开放时代》2024年1期。
2.徐澜波(副会长)
(1)《对标CPTPP协定:中国跨境服务贸易制度的审视与革新》,载《学海》2024年第5期。
(2)《论经济法中国家治理国民经济的手段》,载《法学评论》2024年第2期。
3.朱晓喆(副会长)
(1)《证券服务机构部分连带责任的理论基础与效果展开》,载《南大法学》2024年第5期。
(2)《中国民法典评注:理论基础与愿景使命》,载《交大法学》2024年第4期。
4.高富平(理事)
《可信数据流通制度论》,载《交大法学》2024年5期。
5.杨代雄(理事)
《法律行为的内在正义与外在正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5期。
6.李凤章(理事)
《契约化赋权:我国土地使用权建构的制度逻辑》,载《东方法学》2024年第5期。
7.庄加园(理事)
(1)《应收账款转让的功能主义担保内核》,载《中外法学》2024年第6期。
(2)《动产抵押的顺位设定》,载《中国法律评论》2024年第1期。
(3)《附着物担保权冲突之解决方案》,载《南大法学》2024年第1期。
8.叶名怡(理事)
(1)《正确理解日常家事代理制度》,载《法治研究》2024年第3期。
(2)《恋爱期间财产给与的定性及处理》,载《东方法学》2024年第2期。
(3)《中国物权变动模式的实然与应然》,载《中国法律评论》2024年第1期。
9.王康(理事)
(1)《论重大疾病婚前告知义务规则的类推适用》,载《现代法学》2024年第3期。
(2)《论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的私法规制》,载《法律科学》2024年第5期。
(3)《论婚生与非婚生子女类别区分制度之扬弃》,载《法学》2024年第12期。
10.李建星(副秘书长)
(1)《清偿型以物抵债法效果的教义学构造》,载《法学》2024年第12期。
11.孙维飞(成员)
(1)《〈民法典〉第1165条第1款(过错责任一般规定)评注》,载《法学家》2024年第4期。
(2)《遗赠、婚外同居与公序良俗》,载《交大法学》2024年第1期。
12.赵文杰(成员)
《〈民法典〉第122条评注》,载《交大法学》2024年第4期。
13.俞彦韬(成员)
(1)《债权人代位权的类型化构造》,载《法学研究》2024年第2期。
(2)《不实告知误导缔约场景下的合同解消》,载《清华法学》2024年第3期。
14.刘骏(成员)
《商事留置权的“祛魅”》,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
15.李运杨(成员)
《论作为处分行为的抵押合同》,载《清华法学》2024年第2期。
16.李鼎(成员)
《解释论视角下过失相抵和减损规则的区分与统合》,载《清华法学》2024年第6期。
17.吴逸宁(成员)
《格式条款合意变更路径的规范构造》,载《政治与法律》2024年第12期。
18.李宇(成员)
《〈民法典〉中共同担保人分担责任之规范体系》,载《法商研究》2024年第4期。
19.刘颖(成员)
(1)《迈向数字时代的消费者法》,载《社会科学》2024年第7期。
(2)《数字经济中黑暗模式的法律规制》,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
20.陈吉栋(成员)
《公私交融的人工智能法》,载《东方法学》2024年第2期。
21.李贝(成员)
《中国继承法中的扶养考量》,载《中外法学》2024年第5期。
22.马强(成员)
《货币返还请求权规则的重构》,载《法学研究》2024年第2期。
23.李潇洋(成员)
《合同订立中的第三人责任》,载《法学家》2024年第3期。
24.汪倪杰(成员)
(1)《论声音权益的法律性质与保护路径》,载《法学》2024年第10期。
(2)《论帮助侵权的类型化及其归责要件》,载《法学家》2024年第3期。
(3)《〈民法典〉视域下监护人责任的解释论重构》,载《法治研究》2024年第3期。
25.孟大淇(成员)
《新〈公司法〉视域下董事利用人工智能决策的挑战与应对》,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
26.李姗萍(成员)
《论收养关系的解除及其法律后果》,载《法治研究》2024年第3期。
(三)出版学术专著
1.彭诚信(副会长)、史晓宇:《数据确权的理论基础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2.彭诚信(副会长)、刘海安主编:《个人信息保护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3.彭诚信(副会长)主编:《是私事,也是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3.朱晓喆(副会长):《民法典总则编·诉讼时效、期间计算评注(第188条—第204条)》,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4.朱晓喆(副会长)主编:《民法典人格权编·一般规定评注(第989条—第1001条)》,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5.朱晓喆(副会长)主编:《元照民商法律手册》(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6.杨代雄(理事):《民法总论习题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7.班天可(成员):《日本新民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
8.汪倪杰(成员):《历史、比较视野下的合同附随义务研究》,法律出版社2024年版。
三、人才培养
1.李运杨获得2024年“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
2.李运杨、刘骏、李潇洋、刘颖入选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
四、党建工作
2024年,民法学研究会不断加强党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
五、社会服务
民法学研究会理事、成员参与公开讲座多场。其中,复旦大学法学院复旦民商经济法沙龙、复旦·建纬法律实务讲坛、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崇法讲坛”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六、自身建设
民法学研究会着重加强了会长办公会和秘书处建设,发挥会长办公会的主导作用和秘书处的协调沟通作用,凝聚研究会合力,加强自身建设与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推荐事宜。研究会自身建设的开展,有助于加强法学人才培养,建立优秀人才发现、使用机制;构建研究会运转畅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研究会各项工作规范、高效、有序开展。
(来源:上海市法学会、东方法学)
《法学年鉴》专题统筹:秦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