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法学会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上海市促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为主线,以高质量完成市法学会交给的《上海完善调解工作体系研究》课题任务为重点,全力以赴开展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打造“枫桥经验”城市版贡献智慧与力量。认真履行研究会职能,从加强学术研究,服务工作大局,抓好自身建设入手,努力形成合力,不断拓展研究会工作的宽度和深度。
一、主要学术活动
1.2024年3月8日,由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参与,上海政法学院调解学院主办,上海浦东联合法律服务调解中心、上海长宁区尚宁法律调解服务中心承办,和为贵金融调解中心、上海嘉定区律宏法律服务调解中心协办的“商事调解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隆重举行,侯怀霞副会长主持开幕式。
2.2024年4月10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与上海仲裁委员会在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外滩沙龙联合主办“合作开展商事纠纷一体化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圆桌讨论会。本次圆桌讨论以“需求导向下如何构建多元商事纠纷解决体系”为主题,蒋惠岭副会长、侯怀霞副会长参加交流研讨。侯怀霞副会长提出,当前商事调解的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应培育调解的文化土壤,充分发挥调解机制在诉源治理中的分流效果。蒋惠岭副会长在点评环节以“四个理论、五个政策、六个问题”概括点评了本次议题。
3.2024年4月12日,“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第14期系列主题活动“新《公司法》——争议解决所不能忽略的机变”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主办,同济大学法学院、国浩律师事务所、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商事仲裁研究中心支持主办,近百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律师参加。蒋惠岭副会长出席并作主旨演讲。
4.2024年4月21日,“新经济周期与争议解决新趋势·2024律新社争议解决论坛”在上海举行,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参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争议解决领域专家学者、精英律师、知名企业法总、法律科技公司以及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共同关注当前经济周期下争议解决领域的新趋势及热点问题。张巍副会长出席并致辞。
5.2024年5月8日,蒋惠岭副会长应邀参加奉贤区人民法院“一站一室一基地”签约揭牌仪式暨枫桥经验与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融合与创新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蒋惠岭副会长的发言围绕“社会治理共同体”概念展开,他指出,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治理共同体格局之下,人民法庭未必事事都冲在前面,但法治的“保障”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适用规则,把握界限”“传播法治,营造环境”“体察民情,反映民意”。
6.2024年5月20日,由上海国际商会、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主办,上海贸促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承办的“‘以和求同’——上海国际商事调解论坛暨上海贸促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揭牌仪式”在锦江饭店小礼堂举行,150余名专业人士参加了论坛,15000多人在线观看了本次活动的直播。蒋惠岭副会长应邀参加揭牌仪式,并作题为《融入商业文化的商事调解》的主旨发言。蒋惠岭副会长在发言中指出,商事调解的属性是一个基础性的、重要的认识问题,他解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并重点解释了“在商言商”对商事调解制度建设的影响。
7.2024年5月31日,上海政法学院举办“前沿讲坛”第55讲学术讲座,顾伟强会长应邀作“‘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重塑”的学术报告。张斌副会长作为嘉宾参与交流。讲座由侯怀霞副会长主持。顾伟强会长结合《上海市促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出台实施及其立法背景,对为什么要进行多元化解纷机制重塑、如何进行多元化解纷机制重塑提出了见解。
8.2024年6月6日,上海英国商会法律与合规委员会与北外滩多元商事调解中心及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外资专委会共同合作举办“通往增长之路:通过商事调解优化跨国公司的商业环境”专题研讨会。蒋惠岭副会长应邀出席作主旨演讲,并围绕“关于商业调解作为关键手段助力跨国公司改善商业环境”的会议主题参与了圆桌讨论。
9.2024年7月4日,侯怀霞副会长应邀出席在西北政法大学召开的“调解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并作大会交流发言。
10.2024年8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调解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安徽省池州市顺利召开,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参与,来自司法部、上海政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山东政法学院、浙江工商大学、辽宁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及实务部门的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研讨会由上海政法学院主办,中共池州市委宣传部、池州市司法局、池州市律师协会、池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承办,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诉源治理中心、上海市长宁区尚宁法律调解服务中心协办,会议主题为“调解法治化、信息化与多元共治”。研讨会由侯怀霞副会长主持。
11.2024年9月3日下午,由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常设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论坛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共同主办的“PPP语境下的争议解决:联合国贸法会的建议与中国的实践”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来自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司法行政部门、相关企业、争议解决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的专家学者200余人线下参加了研讨会,线上参会人数达2.6万人。蒋惠岭副会长出席会议并就“PPP及建设工程案件中的商事调解制度”作了主题发言。他认为,我国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我国继续应当加快商事调解立法进程,在商事领域普及和推广商事调解,逐步扩大商事调解应用范围,完善调解条款的表述,培育具有国际声誉的调解组织,推出业务精良、能力超群的“明星商事调解员”,细化与诉讼和仲裁的对接机制,形成在商事活动以及在PPP中“知调解、用调解”的氛围。
12.2024年10月18日,“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上海虹桥联合大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上海政法学院调解学院与上海长宁区尚宁法律调解服务中心主办,上海创同律师事务所协办,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和上海市长宁区司法局为指导单位,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参与。侯怀霞副会长在开幕式上致辞并接受上海教育电视台参访。
13.2024年10月21日,黄浦区人民法院举行了“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与区域发展新格局”主题论坛,与会嘉宾围绕“国际商事多元解纷机制的实践与优化”“国际商事诉讼的发展、挑战与对策”展开了热烈讨论与分享。张巍副会长出席并围绕“国际商事多元解纷的实践与优化”主题作发言。
14.2024年11月1日上午,海南国际仲裁院采用“线下+线上”方式举办“国际商事调解”专题培训,蒋惠岭副会长作题为《商事调解的政策、理念和能力》的主题授课,从商事调解理论和实务方面对商事调解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讲解。
15.2024年11月8日,侯怀霞副会长应邀参加由湘潭大学法学部主办的第三届调解论坛,担任第二分论坛主持人并作汇报交流。
16.2024年11月16日下午,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上海市法学会指导,上海市法学会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和同济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调解工作体系与商事调解立法研讨会暨上海市法学会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2024年年会”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来自司法、学术和法律实务界的80余位嘉宾,围绕上海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和商事调解立法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开幕式由上海市法学会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会长顾伟强主持。受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姜平委托,市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夏咸军前来致辞。致辞强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上海在调解规范化、机制创新和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继续发力,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光贤分享了上海法院推动“诉调对接”机制的探索经验;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胡春健介绍了检察机关在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创新实践;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张祎总结了近年来调解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成就。来自高等院校、司法机关、调解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的多位嘉宾进行了报告和与谈。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法学会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副会长蒋惠岭作总结评议。
17.2024年11月29日,中国快递协会在沪举行快递业纠纷解决研讨会,顾伟强会长出席并发表演讲,介绍上海多元解纷的立法实践和司法探索,阐述上海市法学会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在这项工作中的思考和努力。
二、主要学术成果
(一)参与立法
依据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要求,研究会承担上海市司法局关于《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商事调解规定(草案)》立法调研工作。研究会成立工作专班,组织各方力量,举办调研论证会,结合上海多元解纷实践,形成《商事调解地方立法研究》调研报告,向上海市人大提出立法调研建议。
(二)课题研究
2024年3月起,按照市法学会姜平会长要求,我会积极参与2024年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竞标、面标活动。课题中标后,在市法学会的组织下,顾伟强会长、蒋惠岭副会长和研究会相关人员全程参与课题调研、写作,为课题组圆满完成任务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侯怀霞副会长主持《半淞园街道居委会调委会规范化建设》课题,形成调研报告;主持《强化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解纷,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课题;主持《人民调解员培训规范化系统化建设》课题,撰写教材及调研报告。
(三)发表论文
1.蒋惠岭(副会长):《论商事调解新理念与相应的改革对策》,载《中国法治》2024年第3期。
2.蒋惠岭(副会长):《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司法属性》,载《政法论丛》2024年第5期。
三、社会服务
1.推动行业建立调解组织。2024年12月19日,顾伟强会长前往上海快递协会,与该协会领导交流研究上海快递业纠份解决的路径和方法,支持推动协会组建化解纠纷调解中心。
2.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年1月11日,上海市虹口北外滩多元商事调解中心揭牌成立。蒋惠岭副会长出席并作主旨演讲。他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商事调解属于公共治理和法律服务,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个特殊分支,多种性质的解纷资源均可应用于商事纠纷解决,包括国家资源、社会资源、产业资源和市场资源。他认为,商事调解须尊重商事活动自身的规律,应当以行业自律管理为主,商事调解的国际化是其发展必然趋势,应当与其他解纷机制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3.开展国际业务合作。2024年6月18日上午,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与塞尔维亚工商会合作签约仪式在沪举行,张巍副会长出席活动。
4.加强对外交流。2024年8月28日下午,仲裁文化推广月系列活动之《中国商事调解年度观察(2024)》发布会在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举办。张巍副会长在发布会上进行了点评,并与与会嘉宾一道围绕中国商事调解概况、新出台的商事调解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典型案例与热点问题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探讨,并对未来商事调解的发展与商事调解规则的完善进行了展望。
2024年10月14日,第二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仲裁调解周在琴澳国际法务集聚区开幕,蒋惠岭副会长参加开幕式并致辞。他认为,三十年多来,中国的仲裁和调解制度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仲裁体制改革方兴未艾,仲裁公信力亟待提升,调解文化正在得到升华和普及,新类型的调解机制丰富多样,商事调解发展遇到许多新问题,而且纠纷解决法律服务的国际竞争十分激烈。横琴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愿意和有关方面密切合作,通过深入研讨,为仲裁调解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5.培育调解员队伍。2024年6月29日,北外滩多元商事调解中心首届首批调解员培训及交流大会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成功举办,蒋惠岭副会长参与此次会议并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与展望》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为调解员们深入解析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及作为一名调解员应当确定的位置、方向、目标和标准,为调解员们描绘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宏伟蓝图,提供了宏观的视角和战略思考。
四、自身建设
一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枫桥经验”的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市法学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暨十二届理事会第二次(扩大)会议精神和姜平会长在研究会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引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的工作小组成员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并联系研究会实际,围绕上海中心工作,更好履行职责使命。二是从贯彻《上海市促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中的难点堵点、诉源治理、纠纷化解、调解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开展研究,提供高质量研究成果,推进《条例》不断落实。以市法学会交给的《上海完善调解工作体系研究》课题任务为抓手,组织人员,集中力量,全力以赴,优质高效完成课题任务,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打造“枫桥经验”城市版贡献智慧与力量。三是加强自身建设。按照市法学会《关于加强研究会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全面推进研究会政治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学风建设。定期召开研究会会长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落地。党的工作小组成员率先垂范,带头理论武装,带头学以致用,带头攻坚克难,以高质量主题教育成果推动研究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研究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工作小组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
(来源:上海市法学会、东方法学)
《法学年鉴》专题统筹:秦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