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平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中,通过将党建深度植入民营企业文化,党建指导实施“三带三促”:带政策促转型、带技术促创新、带项目促循环,探索实践"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以平遥煤化集团为例,平遥煤化工工业园区实现了从传统煤焦单一企业向“绿色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跨越。2024年企业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产值收入突破一百亿元的发展目标,印证了“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的硬道理。
一、政治引领把方向
平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指导平遥煤化集团党委建立党委班子与管理层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党组织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确保企业发展方向与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双碳”目标、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要求同频共振。平遥煤化工工业园区党组织坚持挑战巨大、做强板块、深度调整、长期向好的发展原则,确立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突出抓好传统产业循环经济高质量提档升级、突出抓好转型产业提质增效快速发展、突出抓好非遗文化产业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新发展目标,坚持循环经济、转型发展、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绿色节能的新发展理念,努力将集团打造为安全生产标准化、机械装备智能化、工艺技术低碳化、企业管理精细化、循环产业一体化的标杆示范企业的发展愿景。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中国能源企业500强、中国创新力百强企业、山西省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工商联优秀民营企业、山西省民营企业100强、山西省制造业100强企业,山西省第三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山西省民营科技创新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思想凝聚增动力
平遥煤化工工业园区党组织为进一步促进党建和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让红色基因植入企业精神,在继续发扬平遥煤化集团的塑造企业精神老一辈煤化人“艰苦奋斗、忠实诚信、敬业奉献、团结拼搏”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打造“焦炭精神+光学速度”特色文化品牌,将党的艰苦奋斗传统融入科技创新,把倡导弘扬劳模精神、雷锋精神、工匠精神、企业精神四种精神与开展劳动竞赛、创先争优、五小活动、工作创新四项竞赛有机结合,实施“双培工程”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发展为党员,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着力凝聚职工思想和提升干群队伍素质,增强企业发展新质动能。通过党员先锋岗、红色工匠评选等活动,强化员工使命感,广大职工奋勇争先,积极干事创业。
2024年度,在五四总结表彰活动中,评选出优秀团支部8个、优秀团干27名、优秀团员97名、青年岗位能手53名、创新先锋22名;在七一总结表彰中,评出3家优秀党支部,评出3家先进党支部,评出231名优秀共产党员,评出59名同志“党员岗位先锋”;评选出劳模2842人,评选出标兵459人;涌现出了一大批敬业奉献、舍小家顾大家的先进职工和众多忠诚敬业、无私奉献的干部职工,还有很多抓生产、保安全、促效益的先进单位。
三、平台共建强支撑
平遥煤化工工业园区党组织积极搭建创新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举办“党建+科技创新”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企业党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在党建的引领下,园区内一批科技创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科技创新专注于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2024年,平遥煤化工工业园区14个创新工作室共计完成创新成果91项,宇皓纸业、宇皓照明的研发项目在晋中市荣获奖项;2024年获得专利37项,其中宇皓新材料获得10项,宇皓纸业获得21项,焦化公司获得6项。数字化创新加快发展,平遥煤化工工业园区创新先锋队与高校科研团队联创联建,突破科研瓶颈,加快数字化企业建设进程。智慧矿山建设顺利推进,焦化智能化管控平台投运增效,接入功能再度增加,公司整体信息化建设工作按期推进。党徽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科技创新产业在党建的滋养下“枝繁叶茂”。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建植入民营企业文化,在党建的引领下,平遥煤化工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党旗在循环经济的战场上高高飘扬,循环经济在党建的引领下“绿色崛起”,是平遥煤化工工业园区做大做强的根本保障。在今后的发展中,平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将继续发挥党的基层战斗堡垒先锋作用,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民营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平遥经济技术开发区
霍旭东)
编辑: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