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南部的连绵群山之中,云雾缭绕间,藏着一处令人震撼的佛教艺术秘境——东方佛都万佛洞。这座依山体而建的石窟群总长超过700米,自南向北划分为南窟、中窟、北窟、地宫等六个部分,庞大的规模在国内石窟群落中堪称翘楚。洞窟内的佛像、浮雕与壁画历经时光洗礼,依然以鲜活的姿态诉说着匠心传奇,吸引着八方来客踏入这片藏于山间的佛国世界。
地宫:四大天王与山中巨佛
初入万佛洞,地宫的庄严感便扑面而来。这座长36米、宽15米、高13米的洞窟,洞口处的天王殿如时空之门,四尊高达9米的巨型天王像分立两侧,以威严之姿守护着洞内的静谧。
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剑身纹路清晰如真,仿佛随时能划破混沌,掌管“风”的力量;东方持国天王怀抱琵琶,指尖似有乐声流淌,象征“调”的和谐;北方多闻天王手执宝伞,伞面褶皱自然,寓意“雨”的润泽;西方广目天王臂缠灵蛇,蛇身鳞片细腻,暗含“顺”的祈愿。四尊天王合为“风调雨顺”,是人们对五谷丰登、生活安定的朴素向往。他们盔甲上的纹路如刀刻般深刻,肌肉线条充满张力,工匠对细节的雕琢,让冰冷的岩石有了震慑人心的生命力。
地宫深处,一尊高达33米的释迦牟尼坐佛巍然矗立。佛像依天然山石雕刻而成,面容慈悲中带着宁静,双目微垂似在俯瞰众生疾苦。右手掌心向外,似在驱散人间恐惧;左手轻放膝上,传递着内心安定的力量。当阳光从洞顶裂隙洒落,金光沿着佛像轮廓流淌,光影交织间,仿佛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精神洗礼。
达摩洞与禅宗文化
穿过地宫向北,达摩祖师洞的清幽气息迎面而来。长56米、宽17米的洞窟中央,10米高的达摩像手持禅杖、单脚而立,衣袍褶皱随“风”摆动,仿佛正踏江而来。他目光如炬,直视前方,再现了禅宗初祖从印度远渡重洋、历经艰辛传法的坚韧。雕像没有过多华丽装饰,却通过衣袂的飘逸感与肢体的张力,将“修心见性”的禅宗精神融入每一道刻痕。置身洞中,仿佛能听见千年前达摩面壁时的寂静,那份对信仰的执着,在石像上凝固成永恒。
药师佛洞与八百罗汉
药师佛洞是万佛洞的“辽阔殿堂”,长45米、宽23米的空间里,51米高的主尊药师佛顶天立地。左手托药钵、右手持药草的姿态,传递着祛病消灾的慈悲愿力。洞壁上的浮雕讲述着药师佛十二大愿的故事,色彩虽经岁月沉淀却依旧鲜明,人物动态各异:或跪地祈求,或虔诚聆听,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众生对健康平安的渴求。
最动人的当属“八百罗汉堂”。这里的罗汉像摒弃了刻板的程式化雕刻,而是以人间百态为蓝本:有的盘腿而坐,手指轻捻佛珠,似在参透玄机;有的怒目圆睁,拳头紧握,仿佛要痛斥世间不公;有的怀抱小沙弥,笑容和蔼,尽显长者关怀;还有的赤足露趾,衣衫补丁摞补丁,却捧着破碗神态自若,道尽苦行中的豁达。工匠们用刻刀捕捉到了凡人的喜怒哀乐,让每一尊罗汉都成为“人”与“佛”的桥梁——他们既是修行者,也是世间众生的镜像。
观音窟:慈悲的千般模样
观音窟是慈悲的具象化呈现。9米高的“媚态观音”体态丰腴,衣带宽柔,既有盛唐造像的雍容,又含宋代雕刻的灵秀。她手持杨柳枝与净瓶,身姿微倾,似在俯身倾听人间苦难,眼角眉梢尽是温柔。千手观音千臂舒展,每只手掌都镌刻着不同的法器,象征护佑众生的千般法力;送子观音怀抱婴儿,嘴角含笑,衣袂下的孩童伸手欲抓飘落的花瓣,画面充满生活气息。这些不同化身的观音像,让“有求必应”的信仰变得具体而温暖——她既是高高在上的菩萨,也是贴近凡人的守护者。
山体里的匠心史诗
万佛洞的震撼,不仅在于造像的宏大,更在于人类意志与自然的对话。工匠们以铁锤、钢钎为笔,在坚硬的山体上一笔一画“书写”佛国:33米高的释迦牟尼佛,需仰头才能看清面容;手掌大小的罗汉像,连指甲纹路都清晰可辨。他们如何在垂直的岩壁上测量比例?如何让万吨巨石化作慈悲法相?这些未解之谜,都藏在石像的每一道刻痕里。
如今的万佛洞,既是信仰的圣地,也是匠心的课堂。为了守护这份人类共同的遗产,科技与传统在此携手:传感器默默监测着洞内湿度、温度,防止岁月侵蚀;修复师们用细如发丝的画笔,为褪色的壁画补上色彩;限流措施让每一位访客都能静心地与石像对视。当指尖轻触微凉的石壁,能感受到的不只是岩石的质感,更是无数双手在时光里的温度——他们用数十年甚至一生,将信仰与技艺融入山体,让坚硬的石头有了抚慰人心的力量。
当山石化作慈悲
走出万佛洞,回望山体上错落的洞窟,仿佛看见无数工匠在脚手架上攀爬的身影。他们或许不曾留下名字,却让每一尊佛像都成为自己的化身:四大天王的威严里,有他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释迦牟尼的慈悲里,有他们对众生苦难的共情;八百罗汉的百态里,有他们对人间烟火的热爱。
这里处处是时间的注脚——不是岁月侵蚀的痕迹,而是人类用智慧与汗水在自然身上刻下的精神丰碑。当阳光再次穿过洞顶,当微风拂过罗汉的衣摆,万佛洞依然在讲述:信仰可以凝固成石像,而匠心,永远在时光中流动。
若你来访,不妨放缓脚步,让目光掠过石像的眉眼,让心灵沉淀在洞窟的静谧里。在这里,山石不再是山石,而是无数个“人”对美好的向往与坚守,是跨越时空的温柔与力量。(中视文旅)
专题策划:秦正